-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茶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
油茶,又名茶子树,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利用栽培历史逾2000年。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一般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茶油风味独特,耐贮藏,易被人体吸收。油茶还能通过油脂深加工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和高级天然护肤化妆品等。
我市现有油茶林面积170多万亩,位居全省第四,茶油常规产量7000~8000吨,亩平只3~5公斤,经济效益差,亟待改造。
1 何谓油茶低产林
油茶低产林是与良种丰产林相对而言,是指林分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的林分,是油茶生产中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其面积占现有油茶林面积的绝大部分。
2 油茶低产林形成的主要原因
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立地条件、品种类型、栽培水平和林分结构四个方面。
2.1 树地不适,立地条件差。油茶适应性强,但生长在深厚肥沃的林地上的油茶产量高,经济寿命长,生长在瘠薄林地上的油茶,会出现早衰低产,若在不适宜的林地上造林则生长发育不良。通过调查统计,在土层厚度小(薄土层)的山嵴和山坡上部的林地以及坡度大于25°的坡地上的林地,亩产果15公斤以下的林分占37.2%,10公斤-20公斤的占51.6%,20公斤以上的仅占11.2%。
2.2 品种混杂,良莠不齐。油茶是虫媒异花授粉植物,大部分油茶产区群众习惯于原始的生产方式,视油茶为天赐之物,不抚不育,任其自身繁衍,生产上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实生繁殖方式,自然林分中单株间分化较大,致使林分品种混杂,优少劣多。据我市一般经营林分调查,单株每平方米冠幅产果1.25公斤以上的占9.5%,0.75-1.25公斤的占31.3%,0.75公斤以下的低产株和不结果株占59.2%;单株产果2.5公斤以下的劣株占83.8%,2.5-5公斤的占12.7%,5公斤以上的仅占3.5%。
2.3 经营粗放,整体效益低。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部分油茶林都随着土地进入千家万户。而现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在外务工,劳动力奇缺,且生产观念落后,油茶林管理粗放,既不投工,也不施肥,油茶树在灌木荆棘丛中求生,油茶产量大幅度下降,商品率也越来越低。据调查统计,我市现有170万亩油茶林中,有收面积约100万亩,仅占总面积的60%,约有70万亩油茶林还处于荒芜的半野生状态。有收面积中,产油量75kg/hm2以上的Ⅰ类林仅占5%;45-75 kg/hm2的Ⅱ类林占25%;15-45kg/hm2的Ⅲ类林占40%;15kg/hm2以下的Ⅳ类林占30%。全市油茶产量一直在30-45 kg/hm2左右徘徊,以40元/kg计,每公顷产值仅1200-1800元,纯收入仅800-1400元。
2.4 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现有油茶林地,绝大部分由于原始的生产方式,导致树龄不一,高矮不齐,多代同堂,群体结构很差。据对四个主产县油茶林的抽样调查,百年以上老树占13%,70-100年的占49%,30-70年的占23%,30年以下的仅占15%,老、中、幼油茶树在林分中插花分布,老树虽然树冠高大,但因为各种生理减弱,抽梢少、短、细,结果少;而幼树虽然生理机能强,但受荫蔽,生长慢,结果极少甚至不结果。
林分密度直接影响群体和个体的生长,从而影响林分的经济产量。据调查,密度在130株/亩以上的林分,密度过大,通风透光能力差,争光争肥强,而导致生长不良,枝条细小,且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相反,密度在60株/亩以下,林分内缺株严重,虽然植株处于无竞争状态,单株产量较高,但由于单位面积株数太少,产量还是不高。
3 油茶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
根据调查、观测和论证、分析,总结归纳了8条油茶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
3.1 林地清理
对于有灌杂的油茶林地,一次性将林内灌木、杂草、荆棘、寄生植物和其他混生的用材树种、经济果木树种以及油茶的老、弱、残、病株进行彻底的伐除,使林地通风透光,以利于油茶生长结实。
3.2 密度调整
对于过密的林分一定要下狠心疏伐,同时也要伐除林分内林下受压的小树、树体结构不合理的树以及结果少或完全不结果的树,使林分内通风透光。通过对我市“油茶低产改造样板基地”的多年调查观测,疏伐得越彻底的林分, “低改”效果越好,增产幅度越大;过稀的林分则要用2年以上的优良嫁接苗补植(注:凡有一丈见方,即3×3米的林间空地,均应补植),以充分利用地力空间,提高单位面积 的生产潜力,增加林内良种率。
通过密度调整,根据不同的立地类型使油茶每亩保留80~110株(深肥类型:70-80株;中等类型:80-90株;浅瘠类型:90-100株),使植株处于无竞争状态,并达最佳密度范围。
3.3 整枝修剪
通过整枝修剪,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便于其它作业。
①以疏剪为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