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课明清对外贸易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谓朝贡贸易,即入贡国家表明臣属于中国,将本国或其他国家的奇珍异物以贡品的名义进献给中国皇帝,中国再将丝绸、金银、瓷器等以“赏赐”的名义回赠给“入贡国”。或中国主动派使臣出访“颁赐”,外国回赠品仍被视为贡品。………明政府规定外商“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 ——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 朝贡贸易的特点 薄来厚往 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 有限制的贸易 沿海百姓出海贸易,必须“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其保结,给发执照,将船身烙号刊名,令守口官弁查验,准其出入贸易”。同时禁止500石以上,双桅船出洋……出洋商人三年内必须回籍,否则永远不准回籍…… ——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 明清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发展到闭关自守。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发展到闭关自守的原因是什么? 乾隆22年(1757年)春,清廷颁布谕旨:“近来奸牙勾串渔利,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于海疆重地,民风土俗均有关系,是以更定章程,视粤省稍重,则洋船无所利而不来,以示限制。” ——《清实录·高宗实录》卷533, 中华书局,1987年 文献选读 (乾隆帝“圣谕”)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海国四说》卷六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固。 防范自卫的需要。 天朝大国的观念。 中国社会专制皇权的加强。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发展到闭关自守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发展到闭关自守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阻碍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如果说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中国与世界分享了精美的丝绸,那么此次的奥运圣火传递则是要向世界传递一个重要信息: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当代中国将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结,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 ——徐志新 * * 第27课 朝贡贸易 (移民走私) (福建月港出港 广州宁波进港) 明 朝: 清 初: 海禁 (设立四海关) (广东十三行 ) 明清对外贸易政策发展过程 ——开禁 ——开禁 ——闭关 海禁 朝贡贸易是指海外诸国与明政府间进行的以朝贡为名的有限制的贸易。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郑和下西洋——明朝朝贡贸易的顶峰 好望角 印度 美洲 麦哲伦海峡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图 葡萄牙-中国澳门(东西方转口贸易中心) 西班牙-菲律宾马尼拉(开辟太平洋丝绸之路) 西欧 商船 东来 (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敕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卷二十三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发展到闭关自守的原因: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 * *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