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擂鼓镇中心学校文件
擂教字[2014]17号
擂鼓镇中心学校指导通 指导,,,2014/5/4
擂鼓镇中心学校
关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为了更好更快地在全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特以下指导意见。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满堂灌”为代表的传统的“注入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在改革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多数仍从“教”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还是“顺着教师思路教学”,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这种课堂教师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受到压抑,因此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益甚微。其实,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学”而教。基于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应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入手,方能开辟出新的教改天地。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观变的念转推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教师的观念和角色发生较大转变,整个学校形成学理论、研教法的良好风气,在学生当中出现“比、学、赶、帮、超”的喜人景象,学科成绩明显提高要真正改变课堂教学面貌,教师要树立以下几种教育观念。现代教学观——教学是获取,而非给予??
教学是一种传递,是精神产品的传递,它与物质产品的传递是不同的。物质产品的传递具有给予的性质,即你给我就得,不给就不得,多给就多得,少给就少得。作为传递精神产品的教学,却不一定是教师一讲学生就懂,教师不讲学生就不懂,教师少讲学生就少懂,教师多讲学生就多懂。美国约瑟夫·特雷纳曼通过课堂教学测试发现:教师讲解15分钟,学生能记住41%;讲解30分钟,只记住前15分钟内容的23%;讲解40分钟,则只记住20%。这个实验结论也提示我们:给予是学习者个体对接收到的信息不受自身控制的无选择性的全盘接收,它具有直接性:而获取则是学习者个体对接收到的信息通过自身内化、加以有选择性的消化和吸收,它具有间接性。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学并不是给予,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讲解程度并不成正比关系。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教学呢?教学应当是在教师指引下学生的获取。是给予还是获取,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思想;这两种思想必然导致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理解成“给予”的过程,必然认为教学的着眼点是教师的教、教师的自我表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知识的传递上而不是关注学生的学习上,置学生于附属、被动的地位;把教学过程理解成“获取”的过程,教学着眼点则是学生的学,学生的自我表现,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课堂秩序观——纪律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保证,而不是主动发展的桎梏??
目前的课堂教学,多数教师表现出“求稳怕乱”的心态,在维持纪律方面,采取的是暂时严格控制学生的行动,而不是控制学生的思想。现代教育的着眼点是学生的主动发展,纪律只是活跃思维、促进参与和个性发展的保证,绝不能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桎梏。我们提倡大胆破除课堂教学的陈规陋习,课堂教学对学生实行“八个允许”,即错了允许重新回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想好的允许再想;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不同意见允许争论;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抢接话茬发表意见,不必等待老师批准;允许学生在老师讲课或同学回答问题时,边听边议,不随声附和,不当“接收器”。让学生尽量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给孩子创设一种广阔的自由的心理空间。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的兴奋点定位在对问题的思考上。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作用,在于使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学生活跃而不混乱。学习环境观——环境是轻松、和谐的,非压抑、紧张的??
学习环境有培养创新学习行为的力量,也有压抑创新学习行为的力量。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良的学习环境只能压抑和约束学生的积极思维,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营造支持型、保护型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暗示、激励和强化的正向作用。要营造和保护这样的环境,需要教师把爱心和微笑带进课堂,尽量不把批评带进课堂。学校观——学校是“农场”,非“工厂”生产方式单一,生产产品种类、型号的高度一致性,生产流水线只有一个方向与一个模式,任何不符合这个方向或模式的产品都将受到淘汰的场所;而“农场”所指的是生产方式多样化,生产产品种类、型号亦多样化的场所。过去,学校办得有点像工厂,由于偏重共性教育,忽视个性教育,学校生产的产品几乎都具有工厂化产成品的痕迹,具有背书和考试工具的特征,虽然博学,但不会思考。,学校不是“克隆”产品的工厂,不是为学生制模子,而是为学生发展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受教育者有充分教育选择权的教育场所。假如我们按农场的模式开办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10章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pptx VIP
- [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基础]-晶体结构分析.pptx VIP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pptx VIP
- 中级宏观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粤教粤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基础]-超分子化学.pptx VIP
- 2013款上汽通用雪佛兰赛欧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E+H200涡街流量计说明书.pdf VIP
- 20_WD_2021001981_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pdf VIP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9章 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