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上网的利与弊 互联网简介 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上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据最新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4.2亿,居世界第一位,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其中10-1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网民最多,达29.9%。 我们能用互联网做什么? 适当游戏,开拓思维 手机上网,方便快捷 下载软件 上传文档 下载、上传各类资源 聊天工具 收发电子邮件 娱乐休闲 青少年上网的弊端 青少年上网通常都以娱乐为主,且自制能力较差,网络给其带来不可忽视的弊端。 1、摧残身体,荒废学业 2、因上网诱发犯罪 3、网上交友不慎,骗身又骗财 4、染上网瘾,沉迷于网络 网吧老板“勾结”未成年学生进入网吧 过度上网而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因沉迷网络而与父母闹矛盾不归家,让父母担心 沉迷网络,以至于因父母不给钱而对父母大开杀戒 “低头族”的安全隐患 网络有利于我们青少年~ 网络可不是个好东西! 我该往哪边? 以上几幅图片,一类属于健康、正常使用网络,而另一类属于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导致利用课余时间去“黑网吧”上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以其不可阻挡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正向青少年走来。面对网络,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首先,先来看看网络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其次,看看网络对我们有什么坏处: 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 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 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 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 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对于现在的社会,网络的利是大于弊的。虽然它容易使人上瘾,但是适量的上网,仍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更何况现在许多的发达国家都是用网络教课,用电脑完成作业,这都表明,它的利大于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如今,青少年的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国家兴盛、社会安定、学校教育、家庭和谐的隐患,真希望能将“电子海洛因”“e网打尽”,更希望我们所有的青少年朋友,能对网络有清醒的认识,在头脑中建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给同学们的寄语: 现在是网络的时代,不会用网络几乎就是“out”了。但是网络是我们的学习工具,而不是只是玩游戏那么简单的。网络的世界是虚拟的,不值得相信。虽然现实是残酷的,但是,只要我们对生活仍有希望,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快乐其实就在身边,不必去虚拟的世界里寻找!网络只是学习的工具,适当地玩一下游戏轻松就行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华大学测试第七章技术方案.ppt
- 清华大学-光纤通信技术方案.ppt
- 清华工业园环保安全监控平台项目应答技术方案.ppt
- 清华同方一卡通企业园区一卡通系统技术方案.ppt
- 秋天的图画1(30页)技术方案.ppt
- 秋天的图画精品技术方案.ppt
- 求职途径的掌握技术方案.ppt
- 求职信息收集与技术方案.ppt
- 驱动桥设计技术方案.ppt
-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2014新教材)技术方案.ppt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