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中国汽车业的发展 从1953年至今,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3~1978),建设阶段,代表:一汽和二汽的兴建 第二阶段(1979~1993),增长阶段,代表:邓小平提出“合资经营可以办”后,大批汽车合资企业成立 第三阶段(1994~2006),与国际接轨的准备阶段,代表:汽车工业的生产集中度和质量性能得到提高,汽车工业转向以轿车为主,民营资本首次进入整车项目 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正式与国际水平接轨阶段,代表:自主品牌、技术产权和新能源等问题凸显 二、我国的轿车需求环境 2.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三、洛阳市林安汽车城轿车销售情况调查 调查时间:2014年5月上旬 调查地点:洛阳市林安汽车城 调查内容:各品牌轿车的4月份月销量 调查目的:了解当前市场上哪些种类的轿车销量较好,然后分析原因,为随后的轿车需求预测提供现实参考 调查结果:见下表 调查结果分析: 1.销量前三名轿车车型的均价大约为十万元,这说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中档实用型轿车成为人民购车的主流。 2.销量前九名全被一汽和上汽的合资企业霸占,这更进一步说明了外资品牌已占据中国市场超七成的垄断局面。 3.高级轿车和国产轿车的销量惨淡,这还是我国目前还有很大潜力的两个轿车发展方向。 四、我国未来轿车市场的需求预测 预测结果 根据程序运行结果,可以预测出2014年轿车年产量1230.54万辆,2015年1252.88万辆,2016年1275.21万辆,2017年1297.55万辆,2018年1319.88万辆,2019年1342.22万辆,2020年1364.55万辆,2021年1386.89万辆,2022年1409.22万辆,2023 年1431.56万辆。 参数a,b,c的求解 4.2 预测结果分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我国2014年的轿车年需求量为1319.34万辆,与本次预测中的弹性系数预测法预测值1342.58万辆最接近,相对误差仅为1.76%,与本次预测均值1369.58万辆的相对误差为3.81%。由此可见,本次预测所用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 * * 1.我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增强 林安汽车城4月份轿车销售统计表 排名 厂商 车型 报价 月销量 1 上海大众 大众朗逸 9.78 70 2 东风日产 日产轩逸 8.68 64 3 一汽大众 大众速腾 11.68 62 4 上海大众 大众桑塔纳 6.89 60 5 一汽大众 大众捷达 6.88 58 6 上海大众 大众帕萨特 16.08 54 7 上海通用 别克凯越 6.99 54 8 一汽大众 大众宝来 9.43 48 9 上海通用 雪弗兰赛欧 4.56 46 10 北京现代 现代朗动 9.57 45 14 长安福特 福特福克斯 8.38 37 18 东风悦达起亚 起亚K3 9.08 33 20 广汽丰田 丰田凯美瑞 12.98 29 25 吉利控股 吉利帝豪EC7 5.63 28 30 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F3 3.99 23 40 长城汽车 长城C30 5.73 11 60 北京奔驰 奔驰C级 21.80 7 100 奇瑞汽车 奇瑞旗云1 3.56 0 三种预测方法 4.1指数平滑法 4.2弹性系数法 4.3二次曲线模型法 4.4预测结果分析 4.1 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方法的选用:因为从1998年到2013年的中国轿车产量曲线呈现直线趋势,所以选用二次指数平滑法 二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步骤如下: St(1)=aYt+(1-a)St-1(1)(t=1,2,3……n) St(2)=aSt(1)+(1-a)St-1(2)(t=1,2,3……n) 利用St(1)和St(2)的值估计线性模型的截距At和Bt的值 At=2St(1)-St(2) Bt=a(St(1)-St(2))/(1-a) 进行预测:Yt+T=At+BtT 根据经验判断法选取平滑系数a的值为0.8,并令初值S0(1)=Y1=50.71 S(1)和S(2)值求解汇总 年份 期数t 年产量Y/万辆 一次指数平滑值S(1) 二次指数平滑值S(2) 1998 1 50.71 50.71 50.71 1999 2 57.10 55.82 54.80 2000 3 60.70 59.73 58.74 2001 4 70.36 68.23 66.33 2002 5 109.20 101.01 94.07 2003 6 207.08 185.87 167.51 2004 7 227.63 219.28 208.92 2005 8 277.01 265.46 254.16 2006 9 386.94 362.64 340.95 2007 10 479.78 456.35 433.27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