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年会要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93年Frasure-Smith等首次发表研究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此后100多个相关研究提示抑郁和焦虑是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和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国内胡大一教授1995年首次提出双心医学概念,近年获得很大发展。 双心医学又称心理心脏病学或行为心脏病学,是研究和处理与心脏疾病相关的情绪、社会环境及行为问题的科学。 一、“双心”疾病现状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关抑郁、焦虑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最多。 2004年一项综合多个前瞻性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患抑郁症的人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是没有抑郁症者的1.5~2.0倍;而在冠心病患者中,合并有抑郁症的人群远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是未合并者的2.0—2.5倍。 2006年一篇综合了54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146538例参与者和6362例心血管事件,得出相同的结论。 Janszky等,对49321名年轻瑞典男性随访37年后发现,焦虑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提示抑郁、焦虑是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双心”疾病现状 精神(心理)问题在其他心脏疾病中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研究显示,抑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21.5%,并且随着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越高,抑郁的发生率越高,心脏功能I级和IV的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1.0%和41.0%。在心力衰竭并抑郁症患者中,患者的远期死亡率和二级终点事件是不合并抑郁症患者的2.1倍。 说明抑郁、焦虑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有很大影响。 一、“双心”疾病现状 心律失常、PCI前后、CABG术前后、植入起搏器和ICD患者容易合并焦虑或抑郁。 2011年荷兰 Eramus 医学中心对715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随访1年发现合并焦虑症者占75.6%,合并抑郁症者占81.4%; 澳大利亚一项调查显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合并焦虑症状者达31%; 国内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调查显示,合并焦虑、抑郁症者占29.8%,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发现PCI患者术前合并抑郁者为25.5% ,术后增加到38.5%。 一、“双心”疾病现状 高血压患者中焦虑症的检出率也非常高,达50%左右,高血压的控制程度与焦虑与否密切相关。 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检出率也非常高,多项研究显示抑郁与血糖控制不良及预后明显相关。 二、“双心”疾病原因 1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抑郁症心理因素 重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 2遗传因素 双向情感性精神性障碍的一级亲属同病率是14%,且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愈高,具有遗传倾向。 3生化机制 研究表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功能与精神活动直接相关,其中5-HT在控制感觉反应起基本作用;NE主要与失眠、注意力有关;DA则更多控制运行和认知功能。这些神经递质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人体的焦虑、紧张心理行为。 二、“双心”疾病原因 心脏疾病,尤其是心脏介入治疗后及心衰患者,患者对疾病本身的担心、恐惧长时间使患者处于精神应激状态,交感神经更高的兴奋、高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水平、血小板激活、炎症激活以及内皮功能紊乱。导致精神障碍,而这些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异常又正是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不仅容易触发心血管事件,而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精神心理问题和心血管疾病可能有共同的发病途径,可能存在基因变异及环境相互作用。二者如何互相影响,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有望成为未来的治疗靶标。 三、“双心”疾病抑郁临床特征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 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注意力不集中或思考能力下降。 失眠、食欲不振;厌倦日常生活。 精力不济,疲劳;有自杀死亡的念头。 一般以上症状持续2周以上,就要考虑。 四、“双心”疾病焦虑临床特征 1持续的焦虑症状:过分担心、紧张、害怕、惊恐、频死感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口干、出汗、心悸、气急、失眠、入睡困难、尿频、尿急等。 3运动不安症状:轻微震颤,坐卧不宁。 五、“双心疾病” 检查方法 心身研究的诊断标准(DCPR):是由国际心身研究小组研发的一种定式访谈工具。 精神医学领域中的精神量表。 常用量表: 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 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