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鹿中学11—12学年高三语文成语复习15.ppt.pptVIP

河北省涿鹿中学11—12学年高三语文成语复习15.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涿鹿中学11—12学年高三语文成语复习15.ppt

大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失去权力) 木头眼镜——看不透(不能彻底了解)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两边讨好) 石碑上钉钉子——硬碰硬(以强硬态度对付强硬态度) 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 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好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例1、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例2、大家齐聚一堂,欢迎这位从海外归来的莘莘学子。 * * 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D 表达运用 考点阐释: (1)“正确使用熟语”是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中分解出来的一个支考点。 (2)括号中由原来的“成语”改表述为“熟语”,意味着对词语考查的范围扩大了。(熟语包含: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格言。) 所谓“熟语”指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语句。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它比成语的范围广。 熟语具有丰富的内容,概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充实了词汇的宝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什么是熟语: 从定义来看,熟语包括两种不同的结构成分:“词组”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语句”指谚语和格言。 惯用语是口语中表达整体意义的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例如“背黑锅、碰钉子、回老家、磨洋工、耍花招”等。惯用语大都是“三字格”。结构比成语简单,多为动宾结构,如“绿帽子、开倒车、开夜车”,或者偏正结构,如“替罪羊、拦路虎、糊涂虫、马后炮”。简明生动,通俗易懂,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惯用语与成语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色彩浓;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惯用语大多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抓辫子”——“抓你的辫子”,成语一般不可以拆开来使用 。 1、惯用语: 歇后语是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固定性口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像谜语里的“谜底”,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好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作歇后语。歇后语分为喻意的和谐音的两类。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快刀切豆腐——两面光”。谐音的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说话或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表达得形象活泼,饶有风趣,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2、歇后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等。谚语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样式,句式匀称,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所以,适当地运用谚语,能够增强表达效果。谚语与成语的主要区别在于:谚语一般是句子,成语大多是词组;谚语一般显得通俗,成语大多显得典雅。农谚往往带有地域性,成语具有全民性。 3、谚语: 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一股出于名人之手,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例如“穷不失义,富而不骄”(《孟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格言意在阐发事理,多为警策之辞,所以在议论中引用格言,能够给人以启示,更富于说服力。格言在形式上与谚语较相似,都是完整的句子,在内容上一般都具有教育意义。但二者又有区别:从来源看,谚语多出自群众集体创造,格言则往往出自名人之手;从语体看,谚语多为口语,而格言多为书面语。 4、格言: 5、成语: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成语有四字性特点。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下列的成语,就它们的出处来看,都不是四个字,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些成语都是把非四字的话加以提炼、形成四字成语,试看以下成语与其出处的关系: (1)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篇) (2)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篇) (3)事半功倍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证,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公孙丑》上篇) (4)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