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物消防员培训(理论)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构)物筑消防员培训 理论;目 录;考核题型分析; 理论知识考试是职业技能鉴定两大鉴定考核方式之一。 为了便于理论知识考试采用标 准化考试方式,目前采用两种客观题型,即判断题和选择题。 判断题的题型一般采用陈述句,标准答案用“√”、“×”表示,评分标准为每题o. 5分,一般为40道题。 选择题一般采用“四选一” 题型,即一道试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其他三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对正确选项有强烈的干扰性,评分标准为每题O. 5分,一般为160道题。;考核关键点提示;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 一、火灾分类 1、《火灾分类》(GB/T4968-2008)火灾分为:A、B、C、D、E、F(固液气、金电烹)(page:5)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列》分为四大类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火灾。30+100+1亿、30、10、3。(page:6) 二、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page:8);1、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 );15、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千家万户。( );4、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13、下列物质中, 火灾属于C类火灾。 (A)火柴仓库 (B)悍金属 (C)煤气 (D)汽油 ;23、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D类火灾的是 。 (A)甲苯 (B)环氧乙烷 (C)绸布 (D)铝粉 ;35、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 。 (A)二甲苯 (B)铜粉 (C)丙烷 (D)中草药材 ;45、下列物质中,燃烧所引发的火灾属D类火灾 。 (A)木材 (B)钾 (C)汽油 (D)甲烷;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page:11) 三个特征:化学反应、放热、发光 二、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的定义(page:11~12) 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 助燃物: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 引火源: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 三、燃烧类型(page:13) 闪燃: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闪燃往往是可燃液体发生着火的先兆。 闪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 闪点越低,火灾的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着火: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除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 燃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燃点越低,则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用水冷却灭火:原理是将着火物质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 (page:14) ? 自燃: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 受热自燃:可燃物被外部热源间接加热其达到一定温度时,未与明火直接接触就发生燃烧的现象。(熬油、熬沥青等) 本身自燃:可燃物本身内部进行的生物、物理或化学过程而产生热,这些热适合时足以使物质燃烧起来。 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page:15);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page:15) 物理爆炸:是指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由于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急剧增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