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各县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汇编第二篇文言文.docVIP

2014年上海各县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汇编第二篇文言文.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上海各县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汇编第二篇文言文

2014年上海各县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汇编:第二篇文言文 1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钱神问对 戴名世 ①有神色赤而目方①,刺其面为文,立中衢,臭达于远。众皆拜,祈请甚笃,或咄咄叹息不已。戴子见之,曰:“此何神也?”众曰:“非若所知。”前问神,神具以名对。戴子笑曰:“吾闻汝久矣,汝固若是而已者耶!其何以动众如是甚也?”神曰:“吾行游天下,靡人不畏,罔敢不恭,子顾且云云,岂有说乎?” ②戴子曰:“固也,吾试且略言之。昔者生民之初,浑浑噩噩,数千百年间,耕田凿井,衣衣食食,天下太平,安乐无事。当是时,岂有汝哉?自汝出,而轻重其制,铢两其名,方圆其象,流传人间,惑乱民志,万端俱起。于是庸夫之目,以汝为重轻;奸人之手,以汝为上下。或执鞭乞哀,流汗相属。不然,设心计,走坑险,蒙死侥幸,损人益己,互相攘夺。或至犯科作奸,椎牛发冢,聚为博弈,出为盗贼。至于官之得失,政以贿成,敲骨吸髓,转相吞噬,而天下之死于汝手者,不可胜数也。挻②土刻木以为人,而强自冠带;羊狠狼贪之徒,而恣侵暴,刳③穷孤,而汝之助虐者,不可胜数也。且又酿争而藏垢,避正而趋邪,使夫义士仁人,瞿瞿然惸惸然④不能出气,修德益穷,有文益困。而汝独纷纷然奔走天下,颠倒豪杰,败坏世俗,徒以其臭熏蒸海内,气之所感,积为迷惑之疾,见之者慕,闻之者思,得之者喜,失之者悲,有无不平,贪吝接踵,而充塞仁义,障蔽日月,使天下伥伥⑤乎无所之,而惟汝之是从。” ③神曰:“子言固然,然余之道,此乃其所以为神也,汝乌足以知之?”因仰而嘻笑,俯而却走,伸目四顾,举手而别,众共拥之以去。 【注释】①色赤而目方:古时以铜铸钱,外圆而中有方孔。 ②挻(shān):揉和。 ③刳:剖开,挖空。 ④瞿瞿然:惊恐貌。惸惸然:忧虑貌。 ⑤伥伥:无所适从。 22.戴子见钱神而不知其何神,随后又说“吾闻汝久矣”,分析这样说是否自相矛盾?(2分) 23.概述戴子列举钱神造成“万端俱起”的罪状。(3分) 24.赏析结尾画线句钱神的动作、神态描写。(3分) 25.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2分) A.众人对钱神的膜拜拥戴正是文章命意所在。 B.文中多用排比、对偶句式,增强论辩气势。 C.文章采用与钱神问答形式,使说理更形象。 D.文章以“臭”为靶的,抨击钱神臭名远扬。 26.如果钱神正面回应戴子的观点,它会如何自辩?(2分) [中|国教|育出|版网] 22.因为作者家境贫寒,所以不识钱神,但是(世人都崇拜钱神)所以又说久闻大名,两者并不矛盾。(2分) 23.庸夫奸人千方百计获取金钱;官场贪污剥削,害人无数;助纣为虐;伤风败俗,摧残仁义。(3分) 24.以钱神俯仰自如、嬉笑嫣然、顾盼自雄、挥手作别的神态、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出钱神的洋洋自得(趾高气扬)之态,表明作者的批判对钱神没有产生任何作用(根本不能改变世俗的贪婪、拜金风气)。(3分) 25.D(2分) 26.如:世人崇拜我,正说明我在人们生活中作用大;我给人们带来富足、幸福,我也能给饥民带去温饱,给灾民送去温暖,给疾病带去安康;真正的罪恶是社会的不公正,而不是我为非作歹;罪恶源于人心,贪欲导致人们疯狂追逐金钱,我何罪之有。(2分) 2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曹马能收人心 ①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②魏伐吴,三征①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②,嘏曰:“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③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④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矣! ⑤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杀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三征:即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②傅嘏:字兰石,魏雍州人。 22.第②段“悉宥之”中的“之”具体指的是 。(用文中词语回答)(1分) 23. 第①段中,曹操“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