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体育学》课程 教学讲稿 任课教师:谢军 一.《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性质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1.何谓学校体育学? 它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2.《学校体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绪论: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出发,根据党和政府有关教育、体育方针与决议,主要阐述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校体育的地位与目标,以及学校体育的法规等有关问题。 [2].学校体育教学:从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规律和特点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阐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内容、方法、组织等有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3].学校课外体育:从学校教育、体育的规律和特点出发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实际情况,阐述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等有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4].学校体育研究:从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促进学校体育改革,全面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出发,根据学校体育工作需要与可能,阐述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科学研究等有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5].学校体育管理:阐述体育教师职能,以及学校体育的组织体制、管理、评估等有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二.《学校体育学》课程的主要任务 使学生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 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的教学、锻炼、训练、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与研讨《学校体育学》的方法与要求 1.教与学的方法: 一是提示引导。教师的讲授只起引导作用,学习主体在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必须主动积极,一丝不苟。 二是阅读、准备讨论。写讨论发言提纲,随时准备答问讨论,培养对理论问题的分析能力。 三是讨论和总结。主动积极,作较系统的发言。 四是分担题目,撰写专题短篇文章或作业。 2.要求: [1].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方针。 [2].坚持真理,不轻信书本,不轻信权威。 [3].学会运用辩证法,不走极端。 [4].每个专题要认真总结。 [5].认真、勤奋、踏实。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我国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简述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简况 1.奴隶社会——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发端。 (1)出现了学校,目的是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扩大领土,实行文武合一的教育。 (2)“六艺”为教学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2.封建社会——“重文轻武”思潮,“体育”被排除学校教育之外。 二.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简况(自1840年起,即鸦片战争。中国进入近代时期。) 1.洋务学堂—洋务运动中创设出来的新式学校,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要内容,户外运动就是“西艺”之一。 2.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人领导发起的。提出:“在学校中必须德、智、体三者并重,应重视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养护。”强调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国民党时期的学校体育 (一)辛亥革命——1911年10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了腐朽没落、丧权辱国的清王朝,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1.颁布了一些学校教育法令:1912年9~10月,各级学校体操课内容包括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1923年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废除了兵式体操。教材改为以球类、田径、游戏、普通体操为主。 2.学校体育由清末以来抄袭日本、德国转为仿照美国,朝着美国、英国近代学校体育的方向发展。 (二)1927年~1949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封建、买办、法西斯统治时期的学校体育 1.进一步引进了欧美的体育思想:美国的“自然体育思想”;德国的“体育军事化”思想;我国原有的国粹主义体育思想。形成了30年代学校体育学术争鸣的局面。 2.成立了专管学校体育的机构。1933年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属下成立了“体育委员会”(1942年改称“国民体育委员会”)和“体育督学”系统,并颁布了章程。 3.颁布新学制及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法令。 4.制定学校体育课程标准。 5.编辑体育教材并开始对学校体育进行实验研究。 6.开办了体育专业教育。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学校体育 1927~1949年,革命根据地(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学校体育。特点如下: [1].洋溢着充沛的革命精神,军事色彩比较浓重。 [2].比较注意吸收民族、民间的体育形式和内容,工、农、兵及其子女是主要的参与者。 [3].艰苦奋斗,因陋就简,群策群力,自己动手等是革命根据地学校体育的光荣传统。 [4].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革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7.1《短歌行》课件(共5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GB/T 18281.7-2024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指示物 第7部分:选择、使用和结果判断指南》.pdf
- 微科安装使用说明书调皮%时间.pdf VIP
- HG_T 5171-2017 粒状中微量元素肥料.docx
-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参考.doc VIP
- 自由体位分娩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PyQt5入门教程实用知识库分享20240314102955.pdf VIP
- JJF 2182-2024 农灌机井取水量计量监测方法.pdf VIP
- 企业一站式数据开发与治理平台解决方案(35页).pptx VIP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