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与西南联大》——云师大11历史A薛荣臻114140441.docxVIP

《钱钟书先生与西南联大》——云师大11历史A薛荣臻114140441.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钟书先生与西南联大》——云师大11历史A薛荣臻114140441

西南联大史期末作业: 西南联大与钱锺书先生 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 班级:11级历史A班 姓名:薛荣臻 学号:114140441 西南联大与钱锺书先生 【摘要】: 西南联大是历史上无可比拟的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在科学界、教育界、文化界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钱锺书先生也是近代首屈一指的国学泰斗,兼修中西古今。但是如此好的学校却纳不了优秀的钱锺书先生,如此禀异的钱钟书先生却也待不久这魅力的联大,本文旨在讨论西南联大与钱锺书先生短暂的因缘过往。 【关键词】: 西南联大;钱锺书先生;大学精神。 【正文】: 在边疆的云南,“二战”中有两件大事,值得我们永远记着。一是滇西抗战,中国军民以三年多时光和十数万血肉之躯,与日军在怒江隔岸相峙,最终发起反攻,全歼入侵之敌,惨烈悲壮,浩气长存。另一件则关乎文化——各地的文人学子,齐聚战时的昆明,群贤毕至,如灿烂群星,辉映边城。他们在极艰难的条件下,传道、授业、解惑、研究、写作、创造,养成了一大批学界精英,文化血脉借此得意传承延续,成就了后世难以企及的辉煌。前者为武,后者为文,这一文一武,其中各由,皆可歌可泣,可圈可点。而本文所关注的,自然是后者。 昆明自近代以来就是一个奇异的移民城市,说偏远,就现在的交通情况来说,算不得什么,但绝对不能称得上是“邻家小院”那般方便,那就更不用提交通还不算发达的以前了,倘若从北京、天津、上海来昆明,或一路步行,筚路蓝缕,辗转数省,或由经水路,绕到香港,风雨颠簸,都要吃些苦头。而为什么要称他为一个移民城市呢? 昆明——一个有包容性的移民城市 自近代以来,昆明就算得上是西南边疆的一个大都会,作为云南这个特殊边疆的省会城市,不仅有来自中国五湖四海的国民,更是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边陲大省,许许多多的生意人,会聚在这里。更有许许多多的政治逃难也在这里发生过,比如护国公蔡锷,就是辗转昆明去的香港。可以说去香港的第二条路线就是必经昆明的。之后的抗日战争,云南昆明更是成为了中国学术界的大本营,接纳了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的学生,并成立了西南联大,而这座自古就有着移民气息的城市,也或许早已有了包容的心态,使得从北方而来的学子,老师们在这里感受到的,不是冷漠,不是佳节倍思亲的落魄,而是一种独特的山水之情,茶水之情,让他们反而倍感亲切。 如今的昆明,已经是一个旅游大城,更是许多人养老中意的一座美丽春城,笔者曾因迷路两次向街头的老人问路,结果得到的答案却是“抱歉,我不是本地人”。可见,昆明现如今已经是一个十足的具有包容性的移民城市。 二、西南联大——在包容下成长起来的大学 当年的西南联大,是从长沙辗转而来,老师学生们,可以说历尽千辛万苦,才最终来到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三校合并治学,本身就包含着包容性。而西南联大的包容性还不止于此,联大的教授们也可以说是见缝插针,大都散居于昆明僻街陋巷,甚至仍属远郊的城市边缘。仅昆明北郊龙头村及附近的棕皮营、麦地村、司家营、落索坡一带,当时就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 、中国营造学社、清华文科研究所等几大研究机构和北平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的工作站,租用当地的一些寺庙、祠堂、作为研究场所。而在昆明的大、小西门、文林街、青云街一带,如今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一栋民宅,当年也是藏龙卧虎,常有风云际会,高人初入。可以说初入云南的西南联大就已经很好的融入到这个具有历史包容性的古老城市当中,并且开始茁壮成长。 三、钱锺书先生——一位旷世奇才 说起钱锺书先生,自然可以说是赞誉一片,“文化昆仑”、“当代第一博学鸿儒”等等。钱钟书就读清华时,与夏鼐、吴晗并称为清华文学院“三才子”,而以钱氏为龙头老大,据说钱钟书在清华四年,其用功之勤,读书之多,“横扫清华图书馆”,他显露的才华也为全校师生瞩目。但一般认为,他的老师吴宓对他的评语最为恰当“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退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锺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 《钱钟书传》 孔庆茂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这是概括的,当年在联大求学的许渊冲则讲的具体:“钱先生教我时才二十八岁。他戴一副黑边大眼睛,显示了博古通今的深度。他常穿一套淡咖啡色的西装,显得风流潇洒;有时换一身藏青色的礼服,却又颇为老成持重。他讲课时,低头看书比抬头看学生的时候多,双手常常支撑在讲桌上,左腿之力,右腿稍弯,两脚交叉,右脚尖顶这地,他和叶先生不同,讲课只说英语,不说汉语;只讲书,不提问;虽不表扬,也不批评;脸上时常露出微笑,学生听讲没有压力,不必提心吊胆,唯恐冷不防地挨上程咬金三斧头” 《追忆逝水年华》 许渊冲著,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51页 钱先生在联大开的是大一英文,当代文学和欧洲文艺复兴。其中大一英文作为大一的公共必修课,联大的传统向来都是让系主任或者很有经验的教授来任

文档评论(0)

qiaog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