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次重大胜利。法律意义上说明世界已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中国唯一合法代表。(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解决了代表权问题) (2)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3)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随着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望越来越高,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破了美国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中美两国都朝着灵活务实的方向努力,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的大门,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促成了1979年两国的建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同时中美关系的改善促成了中日建交,这样更多的国家和中国成为了朋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联合国活动大事记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教材P91-92) 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 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 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 和平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2、标志: 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双方签署 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外交关系的突破 意义 重返联合国 中日邦交正常化 小结 背景 中美关系正常化 历程(四步) 原因(中美双方) 原因 意义 意义 中美建交 尼克松访华 基辛格访华 兵乓外交 对世界 对中美关系 对中国 对中国 对世界 胡锦涛会见日本首相安陪晋三 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 1、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 2、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 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经济问题 对历史的认识问题;钓鱼岛问题; 台湾问题;东海问题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一)调整原因 国际形势走向缓和,国际秩序中多极化趋势出现。 (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预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国内因素: 国内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长期和平 的稳定环境(主要) 国际因素: 调整的主要依据: 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的科学判断 (二)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奉行不结盟政策—— 新时期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对外政策调整的目标:争取世界和平,保障国内建设 一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是对外政策根本立足点 二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表现 调整的 原则 为什么邓小平说 “中国不打美国牌, 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 国牌” ?(推行不结盟运动的原因) 参考答案: 1、与大国结盟可能会受制于人(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训) 2、中国力量的上升,一旦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都有可能 影响世界战略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不结盟政策: 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成针对 任何第三方的政治、军事同盟 实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原因: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据事情本身是非曲直独立判断国际问题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 含义: 2008年9月温家宝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并作主旨发言。他指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已为世界上一些最不发达国家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累计免除亚非等49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债务247亿元;提供……无偿援助908亿元 ”。 ——新华网 二、新时期外交成就 据中国国防部维和办的一份资料显示,1990年到2004年,中国军人已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了1450多人参与维和行动,其中包括650名军事观察员、军事联络官、军事顾问和参谋军官,有5名中国军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维和部队在国际上的活动反映了什么问题?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地发挥重要作用。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活动大事记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2000年6月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1996年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88年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1984年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1981年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0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