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依法逐级走访工作培训 目 录 一、推行依法逐级走访的背景 (一)从大背景上看,推行依法逐级走访是改革信访工作制度、落实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二)从工作实际上看,推行依法逐级走访是严峻信访形势倒逼出来的改革。 1.信访秩序混乱:信访上行、非访突出 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三)从工作内涵上看,依法逐级走访制度设计是信访工作本质属性的回归。 (四)从制定依据上看,推行依法逐级走访具有实践基础和法律依据。 从国内看:北京昌平地区“一单式”工作法 从国外看:很多国家禁止走访 从法律依据看:《信访条例》 二、依法逐级走访工作的核心 (一)推行依法逐级走访的目的 落实信访条例 压实属地责任 规范工作程序 提高工作效能 规范信访秩序 维护群众利益 (二)推行依法逐级走访的核心内容 1.规范各级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和工作程序 (1)分级受理按层级履行职责是基础 (2)压实有权处理机关的责任是重点 2.规范信访人的活动及行为 依法、逐级、有序、理性反映问题,维护权利 (三)需要厘清的“三个问题” 一是认为必须提高“信访门槛”问题 二是认为越级访限制了公民的权利 三是认为不解决非访问题,推行逐级走访没有意义 三、依法逐级走访工作的主要内容 概括来讲主要是“七接八不接” 主要是依据《信访条例》第三章信访事项的提出,其中“七接”主要是依据第三章第十四条的规定。“八不接”主要是依据第三章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以及第四章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五条等规定。 该你受理的要受理 不该受理的出单子,指好路 (一)信访事项受理范围 (七接) 第一条:对市政府及所属部门或县(市、区)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或者不服其职务行为的信访事项。 情况一:如果走访人属持单反映,市信访局要在诉求单上填写程序性受理个告知书,并及时将此问题转送有关部门进行办理,并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选择程序性受理告知(非公文类)。 情况二:如果走访人没有持诉求单,市信访局向走访人发放诉求单,并在诉求单上填写程序性受理个告知书,并及时将此问题转送有关部门进行办理,并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选择程序性受理告知(非公文类) 2、信访人可以就什么事提出信访事项。 信访人对上述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可以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不服上述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可以提出投诉请求。 所谓职务行为,是指履行本机关或者单位职责、法定或者约定义务的行为,或者代表本机关或者单位,以机关、单位名义履行职责所作出的行为,而非以个人名义所作出的行为。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都属于职务行为。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作出的决定等都属于职务行为。 第二条:已经市直行政机关或县(市、区)人民政府受理,但来访人未在《信访条例》规定的期限内,收到处理(复查、复核)意见或处理(复查、复核)意见未落实的信访事项。 登记接谈后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选择“单件交办”办理方式,进行“督查督办”,并根据《信访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视情况提出改进工作或责任追究的建议。 第三条:来访人未在《信访条例》规定期限内, 收到处理 (复查、复核)意见;或者处理(复查、复核)意见未落实到位,县(市、区)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未履行督办工作职责的信访事项。 登记接谈后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选择“单件交办”办理方式,进行“督查督办”,并根据《信访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视情况提出改进工作或责任追究的建议。 第四条:来访人不服信访事项处理(复查)意见,按规定程序来市申请复查(复核)的或反映县(市、区)人民政府复查机构和市直行政机关未按规定受理复查申请的事项。 情况一:在走访人诉求单上填写《信访事项申请复查(复核)受理告知书》;登记接谈后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选择“提交复查(复核)”办理方式。 情况二:登记接谈后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选择“直接转送”,进行督查督办。 第五条:实行“一单式”信访诉求逐级办理机制,信访人持有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逐级在《诉求单》上签字确认无权受理的信访事项。 在走访人持有的《诉求单》上填写信访事项程序性受理告知书; 登记接谈后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选择“程序性受理告知(非公文类)”办理方式。 第六条:需市级人民政府及市级行政机关协调的“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 登记接谈后,告知群众15日之内出具《信访事项程序性受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语:Unit1《Great_scientists》Learning_about_Language_&_Using_Language(新人教版必修5)程序.ppt
- 沿海航区二副三副货物积载与系固题卡2程序.doc
- 小绞车司机培训程序.doc
- 英语:Unit1Theworldofoursenses(牛津译林版必修3)程序.ppt
- 沿海内河船舶保险理赔实务201508程序.ppt
- 小浪底工程英汉词汇汇编(大纲版)程序.doc
- 英语:unit4《Sharing》-Warming_up_&_Reading(新人教选修7)程序.ppt
- 英语:必修2_Unit3_Computers-Language_points(新人教版)程序.ppt
- 英语:人教新课标版必修四Unit5SectionⅣ程序.ppt
- 医学死亡证明书填写方法程序.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