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2012CB955700-G.doc
项目名称: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与适应策略 黄季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2.1至2016.8 中国科学院
二、预期目标
1.总体目标:
在全球背景下揭示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机理、途径和适应机制,探索气候变化经济学关键理论和方法,建立气候变化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综合模拟系统,适时定量分析在不同气候情景、适应、减缓和不确定等情景方案下气候变化对对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提出我国未来不同时期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方案。
2.五年预期目标
(1)科学目标
从理论上揭示在全球背景下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理、途径和适应机制;探索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理清代际权利分配的主要决定因素和变动规律;理清全球性研究中的社会经济空间动态互动关系。
在方法上通过跨学科和多尺度的研究,建立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政策等措施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体系以及不同措施采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系统,建立全球背景下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综合评估模拟系统,在全球变化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上有重要创新。
在科学发现上,求解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适宜采用的代际权利分配中贴现率,揭示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空间动态互动的数量关系,揭示典型地区适应措施采用的制约因素,揭示气候变化适应性措施的成本与有效性,揭示技术减排成本曲线和优先序,揭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减排的优化路径;揭示气候变化对全国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影响。
(2)国家需求目标
揭示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为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阐明典型区域各种技术和非技术适应措施的有效性和优先序及优化组合方案,提出不同区域有序适应气候变化的区域战略与对策。
为政府完成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40%-45%提供技术减排路径
三、研究方案
1、学术思想
围绕3大科学问题和相应的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项目的主要学术思想是:全球气候的长期变化趋势和短期的极端气候不仅直接影响着自然系统(如海岸带、农业、水和生态系统等)和社会经济系统,而且自然系统的变化也会传导到社会经济系统;同时,适应气候变化和为了减缓气候变化而采取的适应和减缓措施又会对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图1)。因而,全球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必须综合考虑所有直接和间接的传导途径,才能全面了解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和更有效地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由于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存在4大特征(长期性或际代性、全球性、不确定性和外部性),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难以对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做出科学的评估,需要在经济学的关键理论和方法上有重要的创新,减少分析偏误。
图1:项目的学术思想
本项目在系统梳理国家已经部署的相关研究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从如下三方面考察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及其由此衍生的社会经济系统影响:1)对于科学家基本理清的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直接影响,本项目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加以再分析和参数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分析;2)对于目前科学家还未理清且本项目也做不了的直接影响,本项目将设计多种情景加以模拟分析;3)对于科学家还未理清但我们可以开展的一些关于直接影响的工作,本项目将设计关于这部分直接影响研究。在获取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影响的关键参数后,将把这些影响参数引入将要建立的全球气候变化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综合评估工具,模拟气候变化对国家和区域经济总量、经济福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福利)、产业结构、就业和社会公平(如收入分配和贫困)等社会经济影响(图1)。
项目将充分利用研究团队在气候变化、社会经济、粮食安全、水、自然生态系统和区域发展等领域长期积累的理论、方法和数据等方面的雄厚基础,发挥团队在自然科学与经济科学交叉的优势。不仅将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途径、适应机理等应对措施方面的理论问题,构建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而且将建立一套系统地用于评估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直接和间接的综合影响以及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成本与效益的定量评估工具与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将直接用于指导项目在适应及影响评估方面的实证分析和模拟研究。
从研究时间尺度上,本项目不仅要基于历史和现实数据定量评估过去60年(因为统计数据的限制本项目只能把过去时间尺度定位6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和适应措施的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要基于建立的综合评估工具,模拟在未来10年(2020年),20年(2030)和40年(2050年)以及100年(仅针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时期内,在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技术进步及适应措施的优化组合方案下,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和区域尺度产生的市场和非市场方面的社会经济影响。
2、技术途径
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图2:项目的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绿色军营感受军人风采 课件.ppt VIP
- 清新木纹鲜花毕业答辩PPT模板.pptx VIP
- 《机场协同决策(A-CDM)实施规范》(试行).PDF VIP
-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第2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教案(表格式)中职高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pdf VIP
- 第一课《包书皮》(课件)苏科版劳动三年级上册.ppt VIP
- 药材集团公司科技管理办法.doc VIP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结果分析.pptx VIP
-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解读.pdf VIP
- 基于COSO框架的瑞幸咖啡内部控制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