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实践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查实践报告

现代科技下的人文传统 ——行走在北京 姓名:王聪雪 学号:31231202045 专业:12级建筑设计二班 公元2013年7月10日,一支学生旅游团从石家庄踏上了前往老北京的高速,我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同样怀着激动的心情。正当高客在蜿蜒的公路上蛇行之时,我就在想关乎此次旅游该如何命题,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从古建筑意识形态、结构特点、生态功能、风水地界以及修复保护等方面入手,进而映射现代建筑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进行了为期3天的北京之旅以及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我对中国的古建筑也有了较全的认知。 一 穿越千年的意志 意识形态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对上层建筑具有指导作用,是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 北京之行的第一站便是故宫,故宫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体现了皇帝的至高无上。这个特点是怎样通过建筑艺术的形式(布局、空间、体形等)表现出来的呢?首先我们从整体上看,故宫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各个建筑都是在一条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展开的。和后宫中轴线两侧的建筑保持了严格的均衡、对称。在建筑的整体中突出了重点——太和殿。故宫的建筑群由南向北伸展,随着空间和形体的变化,在太和殿形成高潮。从布局看,深、宽、高都集中在太和殿。太和殿是皇帝处理政务,接受百官朝贺的地方,以太和殿为中心成星罗棋布的格局,就如太阳系中各大行星以固定轨道环绕恒星一般,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绝对权威。 从高空俯瞰整个故宫,建筑群的屋顶大面积地覆盖黄色琉璃瓦。相传周代居火德,以红为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居水德,尚黑。汉武帝时期,以土为德,黄色属土,土方居中,代表国家,黄色遂为汉皇权象征,以后各朝代都以黄色为贵。黄”亦是“皇”的发音,以象征中央的“土”为黄色,表示皇帝权倾朝野,居伟尊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五行相生说认为,火生土,火为赤,土为黄。所以故宫建筑的墙体、门窗、柱子等多用红色,富丽鲜艳乃寓有循环生化,吉祥之意。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鲜艳和“中国红”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民的眼球,红色为世博会增添了喜庆气氛的同时也彰显了我们作为东道主地大物博,海纳八方的风范。中国馆不是只有一种红,而是借用故宫红的色彩,采取多种渐变。于是,就有了中国馆外表从上到下,由深到浅四种红色的“退晕”渐变,上面重一点,下面轻一点,既传统又时尚,丰富了中国红的内涵,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层次感和空间感,极富生气和活力。中国馆披上了“中国红”,传达出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展示着“热情、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中国馆融合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是对中国文化的最好表达。 二,永垂不朽的智慧 行走在北京,很容易见到许多的古式建筑,特别是唐人街一带,提起中国古建筑让人最先想到的便是木构架承重的建筑,木构架承重建筑是中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 以木构建筑的结构来看,木建筑成为我国古典建筑的主流又有其客观元素。首先,木构建筑承重与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建筑有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隔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架构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的表达了这种构架的特点。进入宋元明清时期,《营造法式》和《清式营造则例》的编著更系统的确定了官式木结构的做法。 安藤忠雄在1992年设计的西班牙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日本馆,就很好的演绎出将传统建筑与现代木构工艺有机结合所带来的全新形象,重新表达了斗拱的构成美,向世人诠释了日本传统建筑文化。日本馆长60m、宽40m、高25m,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安藤忠雄设计的第一座木构建筑。在展馆入口是一个硕大的多层开敞空间——两组分别由四根木柱形成的束柱以及其上由截面为265mmx265mm的胶合木层层出挑的“斗拱”而构成的柱式门廊。这种利用传统斗拱原理而建的柱式让人深刻体会到隐藏在这种木构营造方式中的东方传统斗拱意向。 美国建筑大师费伊琼斯设计过大量的木构作品,其中为人所熟知的斯基罗斯礼拜堂和刺冠礼拜堂就巧妙地运用木构建筑工艺。斯基罗斯礼拜堂整个大厅由木结构构成,高耸挺拔营造出了气势恢宏的哥特式空间。教堂主体结构由高强度的道格拉斯冷山胶合木构成,每个实木构件相互交织连接,右底部逐步密集,而在节点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