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土秦简看秦律合理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出土秦简看秦律合理性.doc

从出土的秦简看秦律的合理性 摘 要: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其历史地位非常重要,而秦崇尚法治,故秦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秦律已失,历来正史又记载较少,故千百年来难窥秦律之全貌。但随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不断发展,大量关于秦律的竹简木简的出现,为我们全面而准确的认识秦律提供了很好的资料,从这些出土的秦简看秦的法律,会使我们认识到在秦的“严刑峻法”的背后还有秦的法律的合理性因素的存在,从而亦有利于我们了解秦的历史。 关键词:秦简;秦代;秦的法律;合理因素 瞿同祖指出法律是社会产物是社会规范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它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它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其密切据载秦信奉法家学说崇尚法治因此作为秦朝规范人们生活和治理国家的秦律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11号墓竹简出土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该墓出土了一千一百五十余枚竹简,除《编年记》、《日书》两种外,均为秦律文书,这是人们第一次发现秦简,也是秦律的一次大发现。随后的秦简中关于秦律的有1979年四川省青川县郝家坪50号墓发掘出土的两件木牍。1989年湖北云梦龙岗六号秦墓出土木简一百五十余枚、木简一枚,以法律文书为主,是继云梦秦简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秦简发现。2002年6月3日在湖南龙山里耶古城址一号井开始发现有文字的秦简。现在里耶秦简仍在整理之中,但仍能从当前发表的一些简报及研究初探成果中窥见秦律的斑斑印迹。秦行“严刑峻法”固然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甚至有时将刑用到极滥地步,秦末便是。但若仅以此结论秦代法律,就远远不能概括秦律的历史全貌,不能全面的评价秦律,亦不能于历史联系中作出正确判断,故本文试图从近年来出土的大量有关秦律的竹简、木简及其一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多的展示给人们秦律的一些较为合理的因素,展示那些隐藏在酷法背后的,在当时特定的复杂历史条件下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合理因素的秦律,以便人们更好的了解秦律。 一、秦的法律的渊源 当然,一种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备都有其历史渊源,因此首先应该明确秦律的渊源。秦国在秦孝公时期(前361-前338),商鞅进行变法,改法为律。而关于秦律的渊源历来也是众说纷纭。一般认为秦律因袭魏律陶希圣认为秦律完全因袭三晋的制度高敏认为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六篇“商君受之以相秦”并“改法为律”这似乎是说秦律直接承自魏律至于商鞅秦律与出土秦律的关系则表现为出土《秦律》是在商鞅《秦律》的基础上经过发展补充和积累而成是商鞅《秦律》的直接延续其基本精神和阶级实质则是完全一致的杨宽说:“秦孝公起用卫鞅变法,颁布《法经》作秦律。”蔡枢衡说:“《秦律》六篇同《法经》。”而张金光则说:“秦制、秦律自成体系的,且是最勇于、善于学习并且大量学习域外经验的,因之才有了它的大创造。”这些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其说总可以归结为两句话,一者认为秦律乃是《法经》六篇的翻版,亦即秦制大抵是移植的魏国的制度,或者主要移植的外来制度。另一者认为秦制、秦律与传言之所谓《法经》对比观之,无论就其形式或内容的整体体系而言,二者都是格格不入的,因而秦制、秦律是自创的。 而睡虎地秦简中《为吏之道》的第五栏末尾附抄了两条魏国律文“廿五年閏再十二月丙午朔辛亥,告相邦:民或棄邑居(野)入人孤寡徼人婦女非邦之故也自今以來(假)門逆呂(旅)贅後父勿令為戶勿鼠(予)田宇三(世)之後欲士(仕)士(仕)之乃(仍)署其籍曰故某慮贅某叟之乃(仍)孫魏戶律 廿五年閏再十二月丙午朔辛亥告將軍:(假)門逆(旅),贅後父,或(率)民不作,不治室屋,寡人弗欲。且殺之,不忍其宗族昆弟。今遣從軍,將軍勿恤視。享(烹)牛食士,賜之參飯而勿鼠(予)殽。攻城用其不足,將軍以堙豪(壕)。魏奔命律。 这两条魏国律文一条是魏户律,一条为魏奔命律,而李悝作的《法经》正是魏国魏文侯时期(前445-前396),而这两条魏律颁布于魏安釐王二十五年(前252)。这就为秦律继承《法经》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的第一手资料。因为睡虎地秦简是墓主人抄录的法律和司法文书,只是秦律的部分摘抄,所以到底秦律继承或者说抄用了《法经》到什么程度,现从睡虎地秦简也难一叶概全,但仍能从中领略到秦律与《法经》关系,故日本人古登贺说:“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所见法律体系,是由李悝制定的,商鞅继承下来的。” 总之,经过春秋各国的战争、兼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到战国时期形成了七大诸侯国林立的局面。各大诸侯国所面临的历史形势和背景大抵相同,即兼并势成,战争、战争、战争,不是兼并别国,就是被兼并,故为自身计,皆务必行富国强兵之道,实行先发制人之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新政。当然由于诸侯国间的直接或者间接的交流,彼此之间的学习、吸取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从某种积极进取的原则精神方面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