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 人文精神(humanism)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 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基本涵义: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精神”狭义上,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人文精神”广义上,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其基本特征为: ①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 ②理性,对真理的追求; ③超越性,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隐士和熊》(克雷洛夫)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 * 发展 成熟 前5C中叶以后(奴隶制) 古希腊人文思想、智者学派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线索) 产生 14-17C(近代)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7-18C 启蒙运动 【课标要求】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公元前7世纪以前的希腊神话代,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赫拉特利特(公元前6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以上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何变化? 神 自然 人 一、智者学派 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学,争辩的艺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法。 思考:什么是智者学派?为什么这时候人们愿意学习雄辩术等知识? 智者学派 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以教授文法、逻辑、数学、天文、修辞、雄辩等科目为业,是一些在哲学、逻辑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讲演术和其他一系列知识领域内深刻而大胆的改革家。他们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也没有统一的学说,只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遂被称为一派。由于智者的观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相对立,被后者贬称为诡辩家。 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以下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两个年轻人的对话。依据对话内容,结合必修一所学知识思考: 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 我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我想参 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 的问题想好了吗? 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 对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 民主政治发展,公民地位提高。 公民参政的实际需要 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1)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 (2)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在社会的地位日益突出 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主要原因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原因) 普罗泰格拉 (约前481—前411)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论神》 2、代表人物及主张 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普罗泰格拉《论真理》 具有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倾向 人是万物的尺度,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1)探索主题(对象): (2)思想主张 (3)评价: 积极性: 局限性: ①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过分强调个人作用,忽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 人和人类社会 强调人的作用、否定神的意志,体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