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1.2 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 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安全标准化考评人员培训讲义 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许德柱 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是一个活动过程。 包括三个活动: 收集审核证据 客观评价 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 不符合报告中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不符合报告中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不符合报告中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不符合报告中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不符合报告中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讲解要素 3.1风险辨识与评价(20) 否决项:风险辨识、评价工作未开展或近三年来风险辨识、评价记录未更新。 1、制定了风险辨识评价管理制度,明确了风险评价的范围,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价 2、风险辨识与评价的全面性和全员参与 注意: ★范围至少包含AQ3013规范要求的9条 ★合适的评价方法:查制度中对风险评价的方法选择是否做出规定,询问相关人员对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的掌握情况,再查风险评价记录中各风险评价方法的实际使用情况;(选用JHA法对作业活动、SCL法对设备设施(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选用HAZOP法对危险性工艺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选用其他方法对相关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识别采购、销售、厂务等生产辅助部门的风险的相关记录 ★公司内部进行的风险评价,要有工作安排或计划(体现出总经理、各部门开展风险评价的形式),要有总结(便于风险控制); ★查各部门罗列作业活动清单、辨识清单的原始记录。 ★要对风险评价的结果、总结、结论对全员培训,培训有计划、有记录、有培训效果评审(按照培训教育这一要素的要求)。 3.2风险控制(30) 否决项: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未采取控制措施 (1)对照风险评价不符合项编制《风险控制和改进清单》 (2)对提出的控制措施,特别是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要下达改进(整改)计划内容、责任单位、责任人、要求完成时间; (3)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注意: ★制定的控制措施一定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并有落实情况,措施的选择顺序因遵循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控制措施存在个别没有按时完成的,企业有追踪机制或替换措施也应该认可; 7.5重大危险源管理(20) 查《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备案档案中,可以把重大危险源的申报情况,备案情况,认定情况,安全监控报警系统的设置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定期安全评估的情况,设备设施的检查、检验情况,现场检查情况(巡回检查记录)等内容一览无余。 注意: ★重大危险源的审核重点在现场;(安全警示牌、危险物质安全告知牌、安全距离、设备设施定期的检查记录、安全监控报警设备的安装、救援器材放置等等)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涉及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应配备便携式浓度监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涉及剧毒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应配备两套以上气密性化学防护服)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的演练;(至少1次/年) 8.1事件事故管理(30) 否决项:未建立事故事件管理制度。 (1)建立事故管理制度,明确事故和事件分类分级标准,对各类安全事件进行分级管理。 (2)建立事故管理台帐,及时分析事故,落实预防措施。事故案例和信息的沟通。安全生产天数或工时标识。 (3)建立事故考核机制,与奖金挂钩;建立事故分析指标,定期分析事故发生趋势。 注意: ★事故事件的分类分级标准是结合各企业实际情况指定,评审员切忌先入为主; ★事故管理台帐应全面,台帐包含事件清单、事件调查报告、预防措施的跟踪落实情况; ★事故案例和信息的沟通需要有记录支持、安全生产天数或工时标识的形式不应该限定(已员工知道在哪能获得为准)、事故考核的范围可以灵活进行(个人、团队都可以接受)、事故趋势中分析指标根据企业习惯(百万工时、二十万工时或重伤率等) 8.2事故报告与调查(30) 否决项:未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 。 (1)明确事故报告程序、责任部门、责任人。从业人员是否了解事故报告程序,企业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是否了解事故时各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