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地形图的应用(地理空间信息应用) 一 在地形图上确定点位坐标 七 面积量算 1 直接法 八 在地形图上按一定方向绘制断面图 九 地形图在平整场地中的应用 土石方计算方法: 方格网法 * * 传统的地形图 国家级基本地形图: 1:5万 和 1:10万 省级基本地形图: 1:10000 城市级基本地形图: 1:1000 或 1:500 第一节 地图投影的概念 1 高斯投影法 2 莫卡托(UTM)投影法 中央子午线与椭圆柱相切 中央子午线 赤道 0° 6° 12° 18° 24° 30° 36° 3° 9° 15° 21° 27° 33° 第一带 第二带 第三带 第四带 第五带 第六带 6度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可用下式计算: L=6N-3 已知某点大地经度为L,可按下式计算该点带号: N=INT(L/6)十1 三度带是在六度带基础上划分的,每隔3°为一带,其中央子午线在奇数带时与六度带中央于午线重合,偶数为六度带分带于午线经度.全球共分120带。其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 L=3n 式中:n——3度带带号。 500km 由于我国领土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因此x值为正值,而y值有正有负,为使y坐标为正,将坐标纵轴西移500km,并在坐标前冠以带号,如m点的坐标为 xm=43462l6. 985m ym=19 634527.165rn 上式中y坐标最前面的数字19,表示第十九带。 .m 墨卡托投影 墨卡托投影:是等角正圆柱投影。 在正圆柱投影中,经线投影为平行直线,平行线的间距和经差成正比。纬线投影为一组与经线正交的平行直线。以赤道的投影为横轴y,投影区域中央经线投影为纵轴x。 与地球椭球相割时称为割圆柱投影。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按经纬度分幅,又称为“国际分幅”。以1:100万分幅为基础。 1)1:100万行列式分幅 从赤道开始,向北以纬度每4°为一行,直到纬度88°,编号为A、B、C、…、N; 从经度180°开始,自西向东每6°分为一列,编号为1、2、3、…、60。H50、J50等。 如:1:50万, J50B001001 2)1:50万~1:5000比例尺地形图分幅 以1;100万为基础,按行列式分幅,并标明比例尺代码。 如:1:25万, J50C001002 如:1:50万 J50B001001 地形图的阅读 1、纸质地图 2、电子地图 X=20100+80.2=20180.2m Y=10200+50.3=10250.3m 二 在地形图上量算线段的长度 1、纸质地图 2、电子地图 ⑴直接量取(适用于较短边) ⑵量取端点坐标然后根据坐标计算线段长度 ⑴直接量取(适用于较短边) ⑵量取端点坐标然后根据坐标计算线段长度 三 在地形图上量算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量取端点坐标然后根据坐标计算线段的坐标方位角 α12=arctg y2-y1 x2-x1 D=√(xq-xp)2+(yq-yp)2 四 求算地形图上某点的高程 ⑴纸质地图:内差计算 hc=hn+ho·mc/mn ⑵电子地图:鼠标点取 五 在地形图上量测曲线合折线的长度 ⑴纸质地图:曲线计 ⑵电子地图:鼠标点取曲线或折线并获得长度 六 在地图上量算某直线的坡度 坡度的表达形式:⑴斜率百分比或千分比 h/D=i%。 ⑵倾斜角:α=arctg h/D ⑶斜率:h/D 如1/3、 2/5等 用前述的各种方法量取h、D,可计算坡度。 a b c h 三角形的面积 a·h/2=√s(s-a)(s-b)(s-c) 2 解析法 (x1,y1) (x5,y5) (x4,y4) (x3,y3) (x2,y2) P= ∑(xi+1+xi)(yi+1-yi) (i=1,2,…..,n) n i-1 1 2 s= (a+b+c) 1 2 1 2 P= + + …… + x1 y1 x2 y2 xn yn x2 y2 x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危重症患者护理文书书写规范PPT参考课件.ppt VIP
- 2025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上册.docx VIP
-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小说·唐钟馗全传.pdf
- 采购部年度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 .ppt VIP
- AI大模型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与军事智能化.pptx VIP
- 现场应急处置卡(34类常见事故).doc VIP
- 容积粘度吞咽测试(VVST)吞咽障碍的临床检测方法课件.ppt VIP
- CLSI-EP09-A3-2013中文翻译文档.pdf VIP
- 中医食疗学教案--------(06年春).doc VIP
- 图形显示装置使用说明书-北大青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