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气候及海平面变化(新)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具全球性,此时气候回暖、大陆冰盖退缩、海面上升。这次海侵持续时间短(1万年),规模较前次海侵大,即有超前现象(见地图),可能与我国东部滨海平原和大陆架下沉等因素有关。 在东海大陆架-115m处发现有年龄为2.37万年的埋藏古海岸线,推断玉木亚间冰期约于2.5万年前结束。 图3-5 中国东部、菲律宾及北纬13°气候与中国东部海平面变化曲线(据耿秀山) ③第二次海侵 玉木亚间冰期海侵(始于4万年前) ① ② ③ 由上左图可见,据今3万年是玉木亚间冰期的最高温期,也是世界性的古温度回升期,大陆冰盖全面退缩。 此时我国东部滨海平原及大陆架海相层中,都含有典型的指暖性生物化石。如在苏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地,有喜暖性有孔虫;河北平原有暖水种软体动物化石;东海陆架有精美圆辐虫,南黄海有尔状脓泡虫等偏暖性浮游有孔虫。 初始,海退异常迅速,至2.3万年前,海水几次从渤海、黄海全部退出,期间,海面发生过间歇性停顿,造成大陆架海底河流三角洲的叠置伸展,发育以埋藏贝壳堤、古砂堤为代表的数道退却海岸线。 图3-5 中国东部、菲律宾及北纬13°气候与中国东部海平面变化曲线(据耿秀山) ④第二次海退:玉木亚间冰期海退(2.5万年始) 如东海大陆架边缘-110m处形成的贝壳堤,14C测年为23,700±900年。2万年前,海岸线退至-136m处,也形成一道贝壳堤,14C测年为20,550± 1000年;最后的贝壳堤在东海大陆架前缘-155m处,14C测年为16,000~14,700± 500年(图3-6),这是晚玉木冰期鼎盛期的最低海岸线(图3-5,3-6),也是晚玉木冰期海退的最后海岸线。 图3-6 中国东部2万年来的海面变化曲线(据赵希涛等) 晚玉木期 冰后期 这次海退具全球性,规模最大,我国东部海岸线曾后退了约600km。世界其它大陆架也都露出水面成为陆地。 此次海退引起的海面下降幅度,各地资料不一致,日本为135m和140m;我国东海大陆架是150 ~160m;北美大西洋陆架为105m;黑海为100~110m;尼日利亚为100m,墨西哥湾则只有55m。 海面回升,陆架上有明显的阶地和埋藏古海岸线,埋藏贝壳堤14C测年为14,400± 750年,说明在1.4万年前海面已回升到-112m。与-60~-75m阶地平坦面相对应的有水深-53~-60m的埋藏古海岸线,经北、黄海53m水深处埋深3m及古长江三角洲南缘60m水深处埋深1.2m的泥炭14C测定,其年龄分别为12,050± 200年、12,140± 800年,说明在1.2万年前海面已回升到-53 ~ -60m位置。 图3-5 中国东部、菲律宾及北纬13°气候与中国东部海平面变化曲线(据耿秀山) ⑤第三次海侵:晚玉木冰期后期(1.5~1万年始) 玉木冰期结束距今1万年。当时海平面位置低于-32m(据渤海-30~-32m处浅钻岩芯中的有机质淤泥层的14C测年为9,165± 110年)。这与世界许多地区的情况吻合。如在日本上川河口外-40~-50m处采集到日本兰蛤,经14C测年为距今10,000±250年;在英吉利海峡39m水深处取得的泥炭,经14C测定为9,300年。所以把-40m左右的深度作为1万年前的海平面高度。晚更新世黄海和东海陆架的海平面主要变动情况见图3-8,3-9。 图3-5 中国东部、菲律宾及北纬13°气候与中国东部海平面变化曲线(据耿秀山) 11.4-10.8↑ 6-4↓ 4-3↑ 3-1.8↓ 1.8-0.5↑ (万年) 图3-8 最末一次(玉木)冰期南黄海的气候及海面波动(据徐家声) 老 新 图3-9 晚更新世以来东海海面变化(朱永其) 老 新 6.5-4万年 4-2.8万年 2.8-1.6万年 1.6-0.5万年 第四纪由于气候变化、地壳运动等原因引起海平面升降,分为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目前研究多从相对变化入手,即以陆地为基准,按不同时期海平面与陆地基准的相对高度来判别海平面变动。其变化原因很多: ㈠冰川-海面变化 ㈡冰川均衡作用 ㈢构造-海面变化 ㈣沉积物充填引起的海面上升 ㈤水均衡作用产生的海面上升 (六)其他 3.2.5 海平面波动的原因 1841年麦克拉伦(C.Maclaren)首先提出更新世海平面的振荡性,认为海平面变化是气候变化所致,并称之为冰川型海面变化。 海水体积变化 大陆冰川消长,是全球海平面变化也是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主导因素。当大量的水以陆冰储存时,导致海平面下降(平均1m/ ka,冰层快速生长时期可达5m/ka)。在末次冰期最盛时海平面下降到最低,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