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河北工业大学 郭振华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内容提要及重点要求 介绍土壤的组成及性质;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和它的作用机制及主要农药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归趋。要求了解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土壤的粒级与质地分组特性;了解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特点、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掌握土壤的吸附、酸碱和氧化还原特性,重金属离子和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原理与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主要农药和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与效应。 支持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能力,被称为土壤圈。土壤也是很脆弱又容易被人类活动所损害的环境要素。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一、土壤组成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土壤溶质的剩含量导致土壤溶液组成成分和浓度的变化,并影响土壤溶液和土壤的性质,土壤固相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见图4-1和4-2 1.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形成的。 (1)原生矿物 石英、长石类、云母、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橄榄石、赤铁矿、磁铁矿、磷灰石、黄铁矿等。风化成0.001-1mm颗粒,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没有改变。 (2)次生矿物 由原生矿经过化学风化后形成新矿物,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没有改变。 分类:①简单盐类;②三氧化物类;③次生铝硅盐类; 2.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含碳的有机物总称) 非腐殖物质:蛋白质、糖、树脂、有机酸等。 腐殖物质:腐殖酸、富里酸、腐黑物等。 3.土壤中水分(来自降水和灌溉) 4.土壤中空气(与大气近似,N2、O2、CO2) 二、土壤的粒级分组与质地分组 1.土壤矿物的粒级划分 见表4-1。 2.粒级的主要矿物成分和理化特性 由于各种矿物抵抗风化的能力不同,它们经受风化后,在各粒级中分布的多少也不相同。 3.土壤质地分类及其特性 三、土壤吸附性 1.土壤胶体的性质 (1)土壤胶体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2)土壤胶体的电性; (3)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吸引)和分散性(排斥) 凝聚作用:Na+K+NH4+H+Mg2+Ca2+Al3+Fe3+ 2.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吸附 四、土壤酸碱性 ①代换性酸度:用过量中性盐(如NaCI或KCl)溶液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高子与土壤中H+和AI3+发生离子交换作用,而表现出的酸度,称为代换性酸度.即 五、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第二节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 重金属元素Cu,Zn,Mn,Mo,Fe等在植物体内作催化剂。多少适量。在土壤中存在过量的重金属,就会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衍,以致改变植物的群落结构。 一、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 1.土壤的理化性质 (1)pH pH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 (2)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影响着土壤颗粒对重金属的吸附。一般来说,质地黏重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力强,降低了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能力。 (3)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影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从而影响重金属化学行为、迁移能力及对生物的有效性。 (4)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影响土壤颗粒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和重金属的存在形态,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高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 2.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及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 随着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植物体内各部分的积累量也相应增加。而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转化能力不同,对植物的生物有效性亦不同。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可分为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交换态的重金属(包括溶解态的重金属)迁移能力最强,具有生物有效性(又称有效态)。 3.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期 重金属进入土壤—植物体系后,除了物理化学因素影响其相互迁移外,植物起着特殊的作用。植物种类和生长发育期影响着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植物种类不同,其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不同;植物生长发育期不同,其对重金属的富集量也不同。 4.复合污染 影响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涉及污染物因素(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浓度、比例和时序性)、环境因素(包括光,温度,pH,氧化还原条件等)和生物种类、发育阶段及所选择指标等.首先是环境中该元素的存在量,其次是共存元素的性质与浓度的影响。元素的联合作用分为协同、竞争、加和、屏蔽和独立等作用。 5.施肥 施肥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并因此而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二、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1.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规律 从植物对重金属吸收富集的总趋势来看,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8V11.1培训课件9U8V11.1新版功能介绍生产制造幻灯片.ppt VIP
- GB_T 9711-2023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pdf VIP
- 1kv母线调试报告.pdf VIP
- 过滤实验-课件.ppt VIP
- GB_T 14264-2024 半导体材料术语.pdf VIP
- 消防系统的联动常见故障.ppt VIP
- (完整版)供应商合规管理制度 .pdf VIP
- JBT 12786-2016 升降工作平台 术语与分类.pdf VIP
- 2024东南亚电商市场报告.pptx VIP
- 第七单元 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开展,探究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单 苏科版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