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2 换热器的设计与选型
9.2.1 概述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对于迅速发展的化工、炼油等工业生产来说,换热器尤为重要。通常在化工厂的建设中,换热器约占总投资的10~20%。在石油炼厂中,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35~40%。
换热器包括过程流股的冷却器,加热器,塔的再沸器和冷凝器,以及不同温位的工艺物流相互进行显热交换的换热器。根据工艺要求掌握物料流量、温度、压力、化学性质、物性参数等特性等,初步确定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满足工艺和操作的要求
设计出来的流程和设备首先要保证质量,操作稳定,这就必须配置必要的阀门和计量仪表等。并在确定方案时,考虑流体的流量,温度和压力变化时采取什么措施来调剂节,而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检修应方便。
2) 满足经济上的要求
既能满足工艺操作的要求,又使施工简便,材料来源容易,价格低。如果有废热可利用,要尽量节省热能,充分利用废热,或者采取适当的措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 保证生产安全
在工艺流程和操作中若有爆炸,中毒等危险性,要考虑安全措施。又如设备材料的强度验算,除按规定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外,还应考虑由于设备中压力突然升高或者造成真空而需要安装安全阀
9.2.2 换热器的分类
1.按工艺功能分类:可分为冷却器、加热器、再沸器、冷凝器、蒸发器、过热器、废热锅炉等。
2.按传热方式和结构分类:可分为间壁传递热量式和直接接触传递热量式,其中间壁传递热量式又可分为:
①管壳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填料函式、U型管式、滑动管板式。
②板式换热器:板翅式、螺旋板式、伞板式、波纹板式。
③管式换热器:空冷式、套管式、喷淋管式、箱管式。
④液膜式换热器:升降模式、括板薄膜式、离心薄膜式。
⑤其他型式换热器:板壳式、热管等。
9.2.3 换热器选型标准
1.温度
冷却水的温度不宜高于60℃,以免结垢严重;高温端的温差不应小于20℃,低温端不应小于5℃;当两工艺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时,低温端的温差不应小于20℃;当采用多管程、单壳程的管壳式换热器,并用水作为冷却剂时,冷却剂的出口温度不应高于工艺流体的出口温度。
在冷却或冷凝工艺流体时,冷却剂的入口温度应高于工艺流体中易结冻组分的冰点,一般应高于5℃;当冷凝带有惰性气体的工艺流体时,冷却剂的出口温度应该低于工艺流体的露点,一般低于5℃;在冷却反应物时,为了控制反应,应维持反应流体和冷却剂之间的温差不小于10℃。
2.压力降
管壳式换热器工作时,增加工艺流体的流速,可相应增加传热膜系数,从而提高总的传热系数,使换热器结构更紧凑。但流速增加后将相应增大换热器的压力降,从而加剧换热器的磨蚀和振动破坏等;同时,压力降的增大也使得换热器运行过程中的动力消耗增大。因此,一般应限制管壳式换热器的最大压力降,下面列出了允许的压力降范围。
表9-6 换热器压力降允许范围
工艺流体的压力允许的压力降/MPa真空0.010.1-0.170.004-0.0340.170.0343.流体空间的选择
= 1 \* GB3 ①为了使管壳式换热器正常而有效地工作,应慎重地选择流体的走向。
= 2 \* GB3 ②当两流体温差大,高温流体一般走管程,可以节省保温层和减少壳体厚度。有时为了便于高温流体的散热,也可以使高温流体走壳程,单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需设置保温层。
= 3 \* GB3 ③较高压力的流体走管程,以减少壳体厚度。
= 4 \* GB3 ④腐蚀性较强的流体宜走管程,以节省耐腐蚀材料。
= 5 \* GB3 ⑤较脏和易结垢的流体尽可能走管程,以便于清洗和控制结垢。如必须走壳程,则应采取正方形排列,并采取可拆式(浮头式、填料函式、U型管式)的换热器。
= 6 \* GB3 ⑥黏度较大的流体应走壳程,以得到较高的传热系数。
= 7 \* GB3 ⑦流量较小的流体应走壳程,易使流体形成湍流状态,从而增加传热系数。
9.2.4 换热器设计选型依据
《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 4714—9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 4715—92
《立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 4716—92
《管壳式换热器用金属包垫片》 JB/T 4718—92
《管壳式换热器用缠绕垫片》 JB/T 4719—92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风险排查与防范概论.ppt
-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制度手册总结.doc
-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学习总结.doc
- 环境工程,关于农药对环境污染与我国现状概论.ppt
- 廉政风险防控总结.doc
- 炼钢厂安全生产责任制总结.doc
-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概论.ppt
- 炼钢厂环境保护责任制总结.doc
- 炼钢厂煤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总结.doc
- 炼钢厂区电气施工方案总结.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