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常产褥和异常产褥.doc
正常产褥
一、定义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妊娠前状态,包括形态和功能,这一阶段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
二、产褥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1. 生殖系统:产褥期变化最大的是生殖系统,其中又以子宫的变化为最大。
子宫复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前的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
(1)宫体肌纤维缩复:子宫复旧不是肌细胞数目减少,而是肌细胞缩小,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子宫体积及重量均逐渐减少。
分娩结束时 ——1000g
产后1周 ——妊娠12周大小——500g
产后10日 ——降至骨盆腔内
产后2周 ——300g
产后6~8周——正常非孕期大小——50~60g
(2)子宫内膜再生:胎盘、胎膜从蜕膜海绵层分离娩出后,遗留的蜕膜因白细胞浸润而分为两层:表层发生变性、坏死、脱落,随恶露自阴道排出。深层即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整个子宫的新生内膜缓慢恢复。约于产后第3周,胎盘附着部位以外的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修复。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
(3)子宫血管变化:胎盘娩出后,胎盘附着面立即缩小至手掌大,面积仅为原来一半,导致开放的螺旋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窄,数小时后血管内即可有血栓形成,从而出血逐渐减少直至停止。若胎盘附着面被新生内膜修复期间,因复旧不良出现血栓脱落,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非胎盘部位妊娠期增加的大血管发生玻璃样变,逐渐吸收。
(4) 宫颈及子宫下段变化
宫颈:胎盘娩出后:宫颈外口呈袖口状,产后2~3日:宫口仍可容2指,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形成,很难通过1指;产后4周: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圆形(未产型)变为 “一” 字形横裂(已产型)
子宫下段:产后子宫下段收缩,逐渐恢复为非孕时的子宫峡部
阴道、外阴的变化。
2. 乳房:泌乳。
吸吮刺激促进垂体释放PRL
反射性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使乳汁从腺泡通过导管排至乳窦而喷射出乳汁),所以,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
3. 循环、血液、泌尿、消化、内分泌、免疫系统等恢复至妊娠前。
三、产褥期临床表现
1.生命体征
体温:多数正常;最初24小时内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可能与产程长致过度疲劳有关;产后3-4天可能会出现泌乳热:乳汁开始产生的最初24小时(多见于产后3~4日)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乳房胀大,乳汁不能排出,一般不超过38℃。
脉搏:正常范围内,略缓慢,60~70次/分,产后1周恢复(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及卧床休息有关)
呼吸:胸式呼吸(妊娠期)恢复为胸腹式呼吸,深慢, 14~16次/分
血压:平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血压明显降低。
2. 子宫复旧和宫缩痛:
胎盘娩出后,子宫圆而硬,宫底脐下1指;
产后1日,因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使宫底稍上升,平脐;
以后每日下降1~2cm;
产后10日降入骨盆腔。
3. 褥汗
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明显,产后1周内自行好转。
4. 恶露
产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的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根据其颜色及内容物分为:血性恶露(lochia rubra); 浆液恶露(lochia serosa) ;白色恶露(lochia alba)。
四、产褥期处理
1. 产后2小时:在产房严密观察产妇,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警惕产后出血、产后心衰、产后子痫和羊水栓塞的发生。.
2. 产后一周:重点仍是血压、心率、体温、呼吸,注意预防晚期产后出血。
3. 营养与饮食:少量多餐、以清淡、高蛋白饮食为宜,注意补充水分。
4. 排尿与排便:产后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预防便秘。
5.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产后1周每日测宫底高度,观察恶露颜色、数量及气味。
6. 会阴处理
7. 乳房护理: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
五、产后检查
1. 产后访视:出院后3日内、产后14日、产后28日进行家庭访视。
2. 产后健康检查:产后42天去分娩医院进行产后健康检查。
六、计划生育指导
产褥期禁性生活,产后42日可以有排卵,需采取避孕措施:哺乳者工具避孕,不哺乳者可药物避孕
异常产褥
产褥感染
一、定义:产褥感染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
产褥病率:分娩结束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体温4次,每次间隔4小时,有2次≥38℃,产褥病率多由产褥感染引起,亦可由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及乳腺炎等引起。
二、病因
1.诱因:孕期卫生不良、胎膜早破、严重贫血、产科手术操作、产后出血等
2.病原体种类
需氧菌(1)链球菌:外毒素和溶组织酶
(2)杆菌:内毒素,引起菌血症、感染性休克
(3)葡萄球菌:外源性 产生青霉素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