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工艺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冯耀忠 微雕作品欣赏: 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 年画的题材和内容包罗万象, 有门神、神等各类神像;有节 庆画、吉祥画;有故事、戏曲、 小说内容的装饰画;也有保佑 出行和牲畜用的神像等等。 年画产地 年画的四大产地:杨柳青,朱仙镇,杨家埠,桃花坞。产量和制作,都各有明朗的风格,而且市场的范围也很大。这因为,年画在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就是民间所创造、所喜爱的美术作品。虽则年画在宋代已经具有了规模;但它的真正形成则在明代,资格最老的要算天津杨柳青的产品。 图片说明:天津杨柳青年画 天津杨柳青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 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年画 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 * 中国民间工艺 主讲人:刘永晓 目录 1、民间工艺的简介 2、民间工艺的分类 3、微雕 4、刺绣 5、泥塑 6、香包 7、内画 8、年画 民间工艺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 民间工艺 指民间各行业的劳动者就地取材,以 手工制作的既适应生活需要又具有审美价 值的工艺美术品。 民间工艺有:微雕、陶瓷、布艺、木艺、果核雕刻、刺绣、毛绒、皮影、泥塑、紫砂、蜡艺、文房四宝、书画、铜艺、装饰品、漆器等。 民间工艺的分类: 微雕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核舟记》,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精微艺术贵在精微,也难在精微,因为它不仅术其微小,还必须在微小之中再现艺术神采、韵味。每一件精微艺术品,无不是成功于所实的基本功之上,同时,又缀满了心血和汗水。 。 树叶上的 微雕艺术 在陕西各地的刺绣工艺品中,西安刺绣名享国 内。西安刺绣又名“秦绣”,是在民间纳纱绣的基础上, 发掘、创新而成的绣种。其针法丰富多变,线条粗犷 豪放,绣出各种花鸟虫鱼,突现装饰性和图案对称性, 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西安市“锦江刺绣厂”所绣各种 产品,深受国内各界欢迎。他们为人民大会堂绣制的 《唐乐舞》大型壁画,长8米,宽3米,使用300多种 针法,被称为当今刺绣巨作。 刺绣 西安市周至县哑柏镇刺绣,由一个小集体厂家, 发展到今日县上乡镇企业的支柱产业,每年刺绣品 向国内外供应。哑柏刺绣的构图、线条,近几年发 展到机工操作,细腻、美巧,色泽艳丽,品种有床 上各种用品,如床单、被罩、床罩、桌单、枕套等, 花色品种均在300多种以上 ,成为代表西安地区的 精美工艺品佳作。 唐代的刺绣 宋代刺绣 明代刺绣 民间工艺制作中,陕西乾县马连乡高家庄制作的泥塑 玩具,久负盛名。制作时,他们选用当地一种黄褐泥,看 似散沙,加水搅拌即可变硬,且不裂缝。制作时,先把黄 褐泥粉碎筛选,加水搅拌和成泥块,再在木制模型中压成 各种形象,待于后涂上各种颜料。这种泥塑玩具,多是造 型优美,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经久耐用而不裂,农家多 购其挂在墙上,或放置桌上,作为观赏珍品。 泥塑 泥塑,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 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流行于 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2006年入选中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 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 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 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 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 7千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民间艺人用天然的或廉价的材料,能够作出精美小巧 的工艺品,博得民众的喜受。在明清以后,民间彩塑赢得 了老百姓的青睐,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 的惠山泥人。 唐代佛像 宋代时期:灵岩寺罗汉像 陕西人戴“香包”,历史悠久。传说隋唐时孙思邈 当年在民间治病,留下这种“戴香包”驱疫治病的美举, 千百年深入人心,形成一种不变的美俗。 香包 每逢春夏交节、阳气日盛,百虫活动频繁,最易 感染疾病的季节,民间多选农历四月以后,特别是五 月初五的“端阳节”,要给老幼病弱者戴一个“香包”,有 时还给儿童袖上、肩膀上做一个“报晓鸡”,用以“启迪 儿童”,以及逼邪驱疫。 由于这种“香包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