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匮—通“柜”,指古代藏物之器具 金匮—藏放古代皇帝圣训、实录、重要档案的地方,引申为文献资料珍贵,应当审慎保存。 《汉书高帝纪》“与功臣剖符作契,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要略—扼要简明 方论—有方有论,以方言治,以论言理。(指明其属性为临床医书) 绪 言 一、成书沿革 二、主要内容和分篇依据 三、基本精神和特点 四、学习方法 五、金匮要略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一、成书沿革 1、成书(公元205年左右,东汉末年)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其中“伤寒”十卷,“杂病”六卷。杂病部分即今之《金匮要略》。 2 、散佚(成书后~公元1065年,东汉至北宋) 晋 王叔和《脉经》 葛洪《肘后备急方》 隋 巢元方《诸病源侯论》 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 王焘《外台秘要》 3 、整理(公元1057,北宋) 王洙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 林亿整理校订《金匮要略方论》 版本:元代《新编金匮方论》,邓珍序 二、主要内容和分篇依据 (一)主要内容 全书共分25篇,其中: 第1篇-----提出了杂病辩证施治总的规律 第2~17篇-----论述40多种内科疾病 第18篇------论外科疾病 第19篇-----论不能归类的疾病 第20~22篇------论妇产科疾病 第23篇-----论杂疗方 第24~25篇-----食物禁忌 包括60多种疾病,前22篇共载方剂205首。 (二)分篇依据 1、多病成篇(合论) (1)病机相似(血痹、虚痨) (2)病位相近(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3)证候相似(痉、湿、暍) (4)分科合篇(疮痈、肠痈、浸淫病以及妇人三篇) (5)不便归类的疾病合为一篇(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 2、单病成篇(专论) 临床表现有鲜明特性的疾病(疟病、奔豚气、痰饮病、水气病、黄疸病) 三、基本精神和特点 (一)基本精神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1、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天人合一(天人整体观):“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人体整体观:“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五脏为核心地位。 人与环境统一性的破坏,或者人体自身整体环境的破坏,会致人生病。这就要求在诊断疾病时要考虑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因素,包括气候,饮食,甚至是王法,房事等等。在治疗疾病时,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认识到五脏之间相生相克关系会导致疾病的传变。 2、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1、在病因上 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事,金刃,虫兽所伤。总的来说,是指,脏腑为内,经络为外;脏为内腑为外,经为内络为外。这与现代的病因学不同。 2、在发病上 提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正气抗邪” 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的“邪气伤正”理论, 符合辩证法内外因的发病学理论 3、在病理传变上 提出:一般来说,外邪致病初期偏于经络,随着病势发展而逐渐深入脏腑(经络→脏腑);脏腑发病后,根据脏腑之间生理上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可导致脏腑传脏腑(脏腑→脏腑);脏腑受邪,也会表现于其经络所循行的部位(脏腑→经络) 4、在对疾病的分类上 提出:阴病、阳病、五脏病、六微病(六腑病) 5、在诊断上 提出:四诊合参,八纲辨证,病证结合。强调全面收集病情,严格按照“四诊合参”的原则,结合“八纲”,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分析认识病情,把疾病的种种表现,都落实到脏腑经络的基础上。尤其是病证结合,病是病理变化的全过程,是贯穿于疾病过程的基本矛盾。证,证候,是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病和证即是共性与个性。在金匮中,要求先辨病,但是辨病是为了辩证服务,辩证才是最终目的。 6、在治疗上 ⑴提出治未病:包括无病防病;即病防传;有病早治 ⑵注重正气的综合调治是治疗杂病的主导思想。正气虚弱,无力抗邪,疾病蔓延恶化,加重病情;反之,正气充足,正气能抗邪,疾病易于康复。主要有两种手段①扶正以祛邪(正气亏虚较严重),如血痹病。②祛邪以扶正(用于邪实为主的病证)。此法在祛邪的同时要注意顾护正气,如果不顾护正气,邪不易去,还会造成新的正气损伤。为了顾护正气,手段可以采取①在祛邪药中加入扶正药(鳖甲煎丸);②就近导邪外出(水气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③逐邪的峻剂,小剂量递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脑出血合并脑疝的观察与护理.docx VIP
- 2025年福州市鼓楼区国有资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二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 VIP
- 初中生物新教材培训心得.pptx
-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本章教材分析.docx VIP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1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docx
- 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上,校长讲话:开局靠状态,落地靠实干,前行靠合力!.docx VIP
- 《物理科普阅读》课件.ppt VIP
- 成都产业集团笔试真题及答案.pdf
- 九年级开学班会开学第一课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