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笔记.docx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史学史 第一讲 绪论 1.历史的范畴 历史认识≠历史 自然的历史(以时间为考量单位) 人类的历史 当人类有自我意识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历史;对历史的记载是有选择的 人类发现自然的历史 各类专门史 以自然变迁为核心的历史 以人类活动为核心的历史 以学科发展为核心的历史 历史学自身的历史 中国传统史学的门类 正史类:二十四史 以及围绕二十四史展开的作品 以人物为叙述中心 编年类(代表作品:汉纪、资治通鉴) 以时间为线索 纪事本末类(代表:通鉴纪事本末) 以事件为历史叙述中心 别史类(上不至于正史,下不至于杂史。《逸周书》、《东观汉记》、《通志》、《东都事略》、《契丹国志》等) 杂史类(事系庙堂,语关军国。或但具一事之始末,非一代之全编;或但述一时之见闻,只一家只私记。《国语》、《战国策》、《贞观政要》) 诏令奏议类(《包孝肃奏议》、圣谕、圣训) 传记类(《晏子春秋》、《列女传》群体传记(刘向)、 《名臣琬琰碑传集》 行状 国史、神道碑、墓志铭(杜大珪)、 《伊洛渊源录》朱熹 讲述宋代道学传承的历史 源于禅宗高僧传 《名臣言行录》) 史钞类(《通鉴总类》、《十七史详节》吕祖谦) 载记类(阮孝绪《七录》 “伪史“ 《隋书·经籍志》 “霸史“ 《吴越春秋》、《越绝书》、《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江南别录》、《南唐书》、《朝鲜史略》) 地理类(《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方舆胜览》;《乾道临安志》、《淳熙三山志》等;《水经注》(在史部的水利地理部分可找到)、《洛阳伽蓝记》地方寺庙文化、《西湖胜览》) 职官类(《唐六典》最早的成系统的著作 模仿《周礼》六官、《翰林志》、《翰苑群书》翰林:负责任命中央文武官职的中央皇帝秘书班。 《麟台故事》、《宋宰辅编年录》) 政书类(志艺文者有故事一类。其间祖宗创法,奕葉(shi)慎守,是为一朝之故事。代表作《通典》政治体制类评论的开山之作,注重实用性/编史是杜佑的副业、《文献通考》、《元典章》、历朝会要最早:王《唐会要》、《宋会要集稿》;规矩 《汉官旧仪》、《大唐开元礼》) 目录类(《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晁公武、《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孟子》从子部儒家中移至经部,逐渐上升到圣人的地步、《经义考》朱彝尊;《集古录》欧阳修、《金石录》赵明诚等) 史评类 最早:刘勰《文心雕龙》中设《史传》(《史通》经验总结、《唐鉴》史论的开始、《唐史论断》孙甫,其编年体史书被焚、《唐书直笔》吕夏卿 对旧唐书的批判;为新唐书发凡起笔) 谱牒、玉牒、家传(由于存在偏袒的可能,因而未被收入四库全书) 释道史学 《灯录》、《道教通鉴》 法华宗/天台宗 最始用编年体,后来用纪传体,用以排除禅宗在释家的正统地位 史学观念(如正统传) 考古发现对早期历史书写研究的补充 二十四史都是以纪传体为基础的史书 两种基本形式:纪、传(纪传体不一定是正史) 正史:皇帝钦点、官方认可 由皇帝下诏,宰相编修 廿二史:缺少《旧五代史》、《明史》 十七史:去掉宋、辽、金、元史、旧唐书 一般最有价值的是前三或前四史 《汉书》较《史记》更为规范 东观汉记由于尚未完成,因而未列入前四史中 第二十五史? 新元史(柯绍忞编,由徐世昌认可)、清史稿(赵尔巽) 编年体:荀悦《汉记》 复兴代表:《资治通鉴》 史学成熟的代表 书体:逸周书 ‘ 学习历史的四把钥匙:年代学、地理学、职官学、目录学 入史学之门径,陈垣之书不可不看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清代学者的史学总结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 章学诚《文史通义》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点石成金 布衣将相、闺门无礼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脸上贴金 张口即错(陈垣) 赵翼《廿二史札记》 披沙拣金 观察细致,解释不清 史记与汉书的区别:后者可以很轻易地看出书写排序,前者的书写章法不清。 目录特点:名义上是个人传记,实际上是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状况。 《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则是记述秦末到汉初的边地开发。 Mar.3 近现代学者的史学总结 魏应麒《中国史学史》 商务印书馆1941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 (1938始撰,商务印书馆1941出版) 刘节《中国史学史稿》 李宗侗《中国史学史》 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 杜维运《中国史学史》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 蒙文通《中国史学史》 经学 第二讲:早期史官、史籍与史学 古代史籍与史学书写的渊源 朱希祖将古代史官分为两类:历史官之史和书记官之史 王国维:殷周以前史之尊卑虽不可考,然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 “中旗“制度(《仪礼·乡射礼》,《周礼·地官·乡师》) 行军打仗时记载所获猎物的工具/军功党的汇总簿册 “旗古今”说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