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院南路400米路段填高拓宽争取4个月完工 《标准》规定:直线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 德国:20V(m)-0.02h行车。 前苏联:8km 美国: 4.38km 我国:暂无强制规定 景观有变化 ≧20V; 3KM 景观单调 ≦ 20V 公路线形设计不是在平面线形上尽量多采用直线,或者是必须由连续的曲线所构成, 而是必须采用与自然地形相协调的线形。 1.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同向曲线: 指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线而形成的平面曲线 《规范》:当V≥60km时,Lmin≧6V; 当V≤40km时, 参考执行 直线短,易产生是反向曲线的错觉, 再短,易将两个曲线看成是一个曲线 -断背曲线 –操作失误- 事故 圆曲线半径的影响因素 圆曲线半径的影响因素 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置超高,而允许设置等于直线路段路拱的反超高。 ih=-0.015, φh=0.035-0.040; ih=-0.025, φh=0.040-0.050 (5)选用曲线半径时,应注意前后线形的协调,不应突然采用小半径曲线; 长直线或线形较好路段,不能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6)从地形条件好的区段进入地形条件较差区段时,线形技术指标应逐渐过渡,防止突变。 (7)最大半径一般不宜超过10000m 例题 已知:平原区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偏角α右=15°28′30″,半径R=600m,缓和曲线长度Ls=70m, JD=K2+536.48。 要求:(1)计算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解:(1)曲线要素计算: 路线平面设计成果 综合反映路线平面位置、线形、沿线人工构造物、工程设施的布置及公路与周围环境、地形、地物的关系。 (1)城市道路平面图应示出: 1)路中线两侧红线以外各20~50米的地形、地物; 2)路中心线,远、近期的规划红线、车行道线、人行道线、停车场、绿带、交通岛、人行横道线; 3)沿街建筑物主要出入口(接坡); 4)各种地上地下管线的定向位置、雨水进水口、窨井等,注明交叉口及沿线里程桩; 5)弯道及交叉口处应注明曲线要素、交叉口侧石的转弯半径等。 6)比例1:500~1:1000。 §3.8 路线平面图的绘制 2.城市道路平面图 JD2里程桩号计算: JD2 = JD1+ 407.54 - J1= 7231.38 + 407.54 -1.14 = K7 + 637.78 JD2里程桩号计算: JD2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T2=207.06 L2=422.21 E2=10.23 J2=1.91 JD2=K7+637.78 ZH2=K7+425.72 HY2=K7+576.58 QZ2=K7+636.83 YH2=K7+697.07 HZ2=K7+847.93 例:平原区某公路有两个交点间距为4797.54m,JD1=K7+231.38, 偏角α1=12°24′20″(左偏),半径R1=1200m;JD2为右偏,α2=15°32′50″,R2=1000m。 要求:按S型曲线计算Ls1、Ls2长度,并计算两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α2 α1 JD1 JD2 T1 T2 L1 L2 例:平原区某公路有两个交点间距为407.54m,JD1=K7+231.38, 偏角α1=12°24′20″(左偏),半径R1=1200m;JD2为右偏,α2=15°32′50″,R2=1000m。 要求:按S型曲线计算Ls1、Ls2长度,并计算两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解:(1)计算确定缓和曲线长度Ls1、Ls2: 令两曲线的切线长相当,则取T1=407.54/2=203.77m 按各线形要素长度1:1:1计算Ls1: Ls1=αR/2=12.2420×π/180×1200/2=129.91 取Ls1=130m 则经计算得,T1=195.48m 203.77m T2=407.54-T1=407.54-195.48=212.06 m 按1:1:1计算Ls2: Ls2=αR/2=15.3250×PI/180×1000/2=135.68 计算切线长T2得,T2=204.45m 212.06- 204.45 =7.61,即T2计算值偏短。 LS2=135.68+2×7.61=150.90, 则计算得,T2= 212.08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9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动工预算定额说明.docx
- YB∕T6294-2024 锌铝合金镀层弹簧钢丝(报批稿).pdf VIP
- TSGZ6001—201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正文.pdf VIP
- 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西藏高考理综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VIP
- 超市经营服务方案.docx VIP
-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校对版.xls VIP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金色的鱼钩》一课一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