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高司谏书》(语文版必修4) 名师导航.docVIP

语文:《与高司谏书》(语文版必修4) 名师导航.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与高司谏书》(语文版必修4) 名师导航

与高司谏书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欧阳修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一是文体多样,有各种类型的政论文,叙事、抒情散文,还有大量应用文,这些都为世人所称颂;二是兼采“古文”与骈文之长,熔铸于不同内容的作品之中,形成一种新的散文风格;三是平易流畅,纡徐舒缓,用简练的语言抒发似淡实深的感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在诗歌创作上,抒情风格逼似李白,直抒胸臆,平实畅达;在思想内蕴上又深得韩愈“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之关节;将写实、抒情、议论相交融,进一步扩大了诗歌内涵与艺术表现形式。欧阳修的政论文既有韩愈式的充沛气势、逻辑力量,又有一种曲折动人、富于文采、婉转多致的韵味,即使是“急言竭论”也显得从容不迫、不疾不徐。 《与高司谏书》是欧阳修的政论文之一,形式上虽为书信,内容上虽只谴责高若讷对范仲淹的个人迫害,实际上却是一封对旧党迫害新政行为的“发于极愤而切责之”(《与尹师鲁书》)的政治宣言书。信中既斥其“君子之贼”,复骂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但文章先从与高若讷交往的三个过程谈起,欲擒反纵,蓄足语势,再转入正面谴责。在正面谴责中仍一波三折,委婉深曲。 基础梳理 一、字音 诋诮(qiào)    一忤(wǔ)    闵(mǐn) 侃然(kǎn) 班行(háng) 当黜(chù) 其后更十一年(gēng) 二、词义 接:交往。 得人:录取了人才。 厕其间:名次列在他们中间。 卓卓:突出的表现。 更:经过。 俯仰默默:随人俯仰,沉默不言。 侃然:刚直的样子。 是:这样,这么说来。 实迹:指实际表现。 一忤:违背一下。 闵:怜悯。 庶:希望。 逮:达到,赶得上。 贼:败坏者,祸害。 班行:同班朝官。 骤:急骤。 直:仅仅。 被罪:遭受罪罚。 去之:离开职位。 堪:受得了,能胜任。 区区:谦称自己的心意。 以谓:以为。 不宣:言不尽意。 三、词类活用 家随州:家,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家住”。 四、一词多义 五、特殊句式 1.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判断句) 2.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介宾短语后置) 3.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省略句) 六、文学常识 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他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其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著作有《六一词》《欧阳文忠公文集》等。 2.这封信写于北宋景祐三年,欧阳修时年三十岁。当时,宰相吕夷简在位日久,政事积弊甚多,又任人唯亲。为此,范仲淹多次上书,主张选贤任能,指斥吕夷简,因而得罪了宋仁宗和吕夷简,被贬为饶州知府。当时朝臣纷纷论救,而身为左司谏的高若讷不但不救,反而在友人家诋毁范仲淹。欧阳修怒不可遏,便写了此信痛斥高若讷。高若讷将此信上奏仁宗,于是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 七、名篇名句 1.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 2.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 3.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 剖析:此句是紧接着前句“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而来,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人,既要正直又要能够明辨是非才称得上一个贤能的人。作为贤人,既然不容易为权势所屈服,又懂得明辨是非,知道谁好谁坏,谁对谁错,那么高若讷又怎么会不知道范仲淹是对的呢?又怎么会屈服在丞相的权威下,不为范仲淹说点好话呢?而高若讷和一般庸人一样,不敢向皇帝进谏,那么又有什么资格当谏官呢?欧阳修从此推理,故而怀疑高若讷不是一个贤能的人。 2.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 剖析:侃然,刚直的样子。这句是说欧阳修与高若讷接触后,发现这个人总能够一脸正气地谈论前朝的事情,对谁是谁非说得很分明。欧阳修说此话的目的是想证明高若讷不可能是一个糊涂虫,他既然能够对前朝的事情做很分明的评断,那么他应该也能对今朝的事情做一个公正的评断。 3.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 剖析:这里进一步说就算是朝廷上那些真正称得上君子的人,也只会对高若讷的无能表示同情怜悯,而不会苛刻地要求他必须做一个庸人不能做的事情。此处,欧阳修简直把高若讷的踩在了脚下,表面上好像是说对高若讷的同情和体谅,实际上是以退为进,让高若讷对自己的无能表示汗颜。 4.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