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局 部 解 剖 学Regional Anatomy
School of Medical Science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Jiangsu University
Ma Rui
jsnjmr@163.com
课 程 安 排
实验课
时间:双周
地点:解剖实验楼 一楼 各实验室
分组:按学号 1-5 6-10 11-15 16-20 21-24 25-
带白大褂
考 试 安 排
时间:大约16周
题型:名词解释 填空 选择 问答题
分布:每章占10-14%
绪论
一、概念
二、基本结构和层次人体分部
三、学习方法
绪论一、概念
1、局部解剖学的定义
局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局部内各器官(结构)间关系的科学。各局部区域内结构和器官的形态form、位置position、毗邻relation、层次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科学。
一、概念2、局部解剖学目的和意义
目的: 明确人体各局部内器官间的关系和器官的内部关系。
意义:学习局部解剖学可为临床手术缩短操作时间,杜决医源性损伤;为临床治疗改革与创新,推动临床医学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临床实践的需要,又推动了局部解剖学不断发展,
二、人体基本结构和层次人体分部
1、层次
皮肤
浅筋膜(皮下组织、皮下脂肪)—乳房、浅动脉、浅静脉、淋巴结、皮神经等。
深筋膜(固有筋膜)—肌间隔、骨筋膜鞘
肌、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结、神经
骨或体腔
2、人体分部
A、自然划分:
人体可自然地划分为8个局部,即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脊柱区、上肢和下肢。
B、人为划分
2、人体分部
头部
颈部
胸部
腹部
盆部和会阴
背部
(脊柱区)
上肢
下肢
三、局部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1、注意局部与机能关系
2、注意局部与系统
3.重视实践——动手操作
4、分工合作,团结友爱
5、常用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1、镊子
2、手术刀
3、剪
4、血管钳
5、常用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5、常用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5、常用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第一章 头部Chapter 1 head zone
School of Medical Science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Jiangsu University
Ma Rui
jsnjmr@163.com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部
二、表面解剖
第二节 面部
一、面部浅层结构
二、面侧区
三、面部的间隙
第三节 颅 部
一、颅 顶
(一)额顶枕区
(二)颞区
二、颅底内面
(一)颅前窝
(二)颅中窝
(三)颅后窝
境 界 与 分 区
Mental foramen
Frontal tuber
Supraorbital
foramen
Infraorbital
foramen
Supraorbital
notch
Frontal tuber
Pterion
Angle of mandible
Mastoid process
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Eyebrow
体 表 投 影 Surface projection
1.Middle meningeal a.
2.Central sulcus
3.Lateral sulcus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部
二、表面解剖
第二节 面部
一、面部浅层结构
二、面侧区
三、面部的间隙
第三节 颅 部
一、颅 顶
(一)额顶枕区
(二)颞区
二、颅底内面
(一)颅前窝
(二)颅中窝
(三)颅后窝
一 面部浅层结构 Superficial structures of face
皮肤
浅筋膜
面肌/表情肌
腮腺管parotid duct
面动、静脉
淋巴结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
面神经
面神经 facial nerve
行程:运动根 面神经 内耳门(道)
混合根
面神经管
茎乳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