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ice diseases);一、水稻病害种类
二、水稻主要病害演变的原因
三、水稻病害的发生趋势;水稻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年种植面积约5亿亩,年产量达2000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的一半,平均单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全世界已报道水稻的侵染性病害近200种,其中真菌病害140种。中国已发现的约有70多种,其中:
真菌病害50多种;
细菌病害10种左右;
病毒病11种;
线虫病4种。
全国性或大区流行性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约有20余种。造成的危害,在不防治情况下,年损失稻谷约为300亿公斤,防治后,仍损失200亿公斤。;1、世界各水稻产区的主要病害种类
水稻栽培历史悠久,病害种类复杂。
亚洲:主要有五病: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东格鲁病毒病、草状丛矮病(菌原体);
拉美:稻瘟病、白叶枯病;
非洲:稻瘟病。;2、我国水稻主要病害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水稻主要病害共有39种,其中:
真菌病害27种;
细菌病害5种;
病毒病害6种;
线虫病害1种。;3、我国水稻病害的演变及发生特点
1)三大病害仍是生产上的重要问题(稻瘟病、白叶枯和纹枯病),并从沿海向内地扩展,从南向北扩展。
2)随着杂交稻推广、耕作制度的改变、抛秧种植法等因素,一些次要病害上升为防治对象。如:
花器入侵:稻曲病、稻粒黑粉病(制种田)。
雨水传播:细菌性条斑病、鞘褐腐病。
种传病害:立枯病、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有回升趋势。
3)由于引入了BG9021(斯里兰卡)抗病品种,白叶枯等和病毒病有所减轻。;水稻病害 ;1、耕作制度改变:
单季 单双季混栽 双季 三熟制 早播杂交稻
2、品种更换:
农家品种(503等) 珍珠、特特勃 粳稻等
3、栽培管理方法变化:
密度:大垄宽行 密植
育秧方式:水育 半旱育 旱育 无土
肥料:有机肥减少,化肥增多,偏施N肥。
4、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厄尔尼诺、拉尼那、太阳黑子等的影响。 ;1、病害发生的面积加大,种类增多;
2、病害流行的频率加快,损失加重;
3、次要病害危害加重,有上升为主要病害的趋势,如稻曲病等。;一、症状
二、病原
三、病害循环
四、发病因素
五、流行预测
六、防治措施;稻瘟病分布遍及世界各稻区,是水稻的主要病害。此病也叫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等。
我国早在1637年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述,把稻瘟病称为“发炎火”。
日本(1704年)、意大利(1828-1839年)等许多国家也作过记载和描述。
1891年,加瓦纳对该病原菌进行了正式命名。;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发生。
我国南自海南岛,北到吉林,西起新疆、西藏,东至台湾,凡有水稻栽培的地方都有发生。但以日照少,雾露持续时间长的山区和气候较温暖的沿江、沿海、及水稻生育期处于雨季的地区发生严重。
一般流行年份,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为害秧苗称苗瘟,为害叶片称叶瘟,为害叶舌、叶耳、叶环称叶枕瘟,为害穗部称穗瘟,为害穗颈部的称穗颈瘟,为害节部称节瘟。;2、叶瘟:本田期稻叶发病,分为四种类型: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
慢性型:病斑呈梭形,外围为黄色晕圈,内环为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纵向褐线。即“三部一线”为其典型症状特征。;急性型: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形状多样,表面有青灰色霉层。
白点型:斑点白色或灰白,条件适合时转为急性型。
褐点型:病斑针头状褐点,局限在叶脉间。多发生在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上,不产生分生孢子。;稻
瘟
病
叶
瘟
类
型
比
较;1-2. 急性型
3. 慢性型(中期)
4. 慢性型(后期)
5. 白点型
6. 褐点型;白点型;3、节瘟:多在穗下第1、2茎节位上,病节初为褐色小点,以后呈环状扩大至全节,变成黑褐色或黑色,高湿条件下病斑产生青灰色霉层,后期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倒伏。;4、叶枕瘟:叶耳、叶舌、叶环发生污绿至灰褐色病变,引起叶、节、穗颈部发病。 ;5、穗颈瘟:发生于穗颈部、穗轴、枝梗、护颖、谷粒上,常由水渍状褐色小点扩大变成墨绿色。造成白穗, 瘪粒,湿度大时有灰色霉层。;有性态:Magnaporthe grisea,属子囊菌、球壳目,大角间座壳属。仅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自然界尚未发现。
无性态:灰梨孢 Pyricularia grisea
菌丝:具隔膜和分枝,灰褐色。不同菌株菌落色泽有差异。
分生孢子梗:从气孔或表皮成簇伸出,很少单生,不分枝,通常2~4隔膜,淡褐色,顶部呈屈膝状。
分生孢子:梨形或倒棍棒形,顶端尖,基部钝圆,有脚孢,无色或淡褐色,成熟后常2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