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复习资料整理
区别于百度类万金油资料,忠于课本原教学顺序。个别讲师使用自设顺序教学的请自己甄别。
绪论 1、微生物的含义(P5)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才能看 见的所有微小生物的统称。 2、分类地位(P6) :五界系统:1969 年魏克提出微生物五界分类系统: (1)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 (2)原生生物界: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 (3)真菌界:酵母菌、霉菌 (4)动物界 (5)植物界 三域系统: (1)古菌域(Archaea) (2)细菌域(Bacteria) :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 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3)真核生物域(Eukarya) :真菌、藻类、动物、水生植物 3、分类依据(P6) :形态学特征、生理特征、生态特征、血清学反应、噬菌体反应、DNA 中的 G+C(%) 、DNA 杂交、DNA-rRNA 杂交、16SrRNA 碱基顺序分 析和比较 4、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区别(P8) : 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核很原始, 发育不全, 只是 DNA 链高度折叠 成一个核区,无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 无明显界限 细胞核发育完好,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有 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两者有明显 界限 没有细胞器,只有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 则泡沫结构体系 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 不进行有丝分裂 进行有丝分裂 包括古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立克次 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除蓝细菌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伞菌、 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5、微生物的特点(P9)(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 (2)分布广,种类繁多 (3)吸收多,转化快 (4)生长旺,繁殖快 (5)适应性强 (6)易变异 第一章: 第一章:特征:既具有化学大分子属性,又具有生物体基本特征;既具有细胞外的感染性颗粒形式,又具有细胞内的繁殖性基因形式 定义: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的超微小微生物 形态:动物病毒:球型、卵圆型、砖型 植物病毒:杆状、丝状、球状 噬菌体:蝌蚪状、丝状 组成: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个体大的还含有脂质和多糖 结构:无细胞结构。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 核酸内芯 2、复制: (1)吸附: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间的结合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相 互间的电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及范得华力 (2)侵入:又称病毒内化,它是一个病毒吸附后几乎立即发生,依赖于能量的感染步骤 (3)复制与聚集:病毒侵入后,病毒的包膜和/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核酸, 病毒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构和场所,使病毒核酸表达和复制,产 生大量的病毒蛋白质和核酸,已合成的各部件进行自行装配成新的 噬菌体 (4)裂解(释放) :被感染细胞裂解,成熟的子代噬菌体转移到外界 3、烈性噬菌体:凡能引起宿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 4、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宿主后,并不增殖,裂解,而与宿主 DNA 结合,随宿主 DNA 复制而复制,此时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 第章: 第章:、古菌(P30-32) :古菌的分类学位置:属于原核微生物 古菌的特点: 古菌是一群具有独特的基因结构或系统发育生物大分子序 列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多生活在地球上极端的生境或生命 出现初期的自然环境中,营自养和异养生活;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在超高温、高酸碱度、高盐及无氧状态下生活;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骨架为蛋白质或假胞壁酸,细胞膜含甘油醚键;以及代谢中的酶作用方式既不同于细菌又不同于真核生物。 古菌的分类:产甲烷菌、嗜热嗜酸菌、极端嗜盐菌 、细菌形态、大小、繁殖与菌落: (P39—P41) 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丝状菌 大小:球菌:一般直径在 0.5~2.0μm 杆菌:长×宽 (0.5~1.0)μm×(1~5)μm 螺旋菌:宽×弯曲长度 (0.25~1.7)μm×(2~60)μm 繁殖:细菌裂殖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P41) :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拟核 、细胞壁:组成与结构(G+与 G-比较) :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的比较细菌 壁厚度 /nm 肽聚糖/% 磷壁酸 脂多糖 蛋白质/% 脂肪/% 革兰氏阳性菌 20~80 40~90 + — 约 20 1~4 革兰氏阴性菌 10 10 — + 约 60 11~22 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 可多达 50 层 1-2 层 肽聚糖含量 占细胞壁干重 50%~80% 占细胞壁干重 5%~20% 磷壁酸 + — 外膜 — + 脂蛋白 — + 脂多糖 — + 功能: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