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法用量 煎服,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功效鉴别】菊花与桑叶比较 二者皆味甘苦、性寒凉,归肺肝经,都能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同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以及肝肾不足,目暗昏花等证。不同之处在于: 桑叶── 疏散力强,且能清肺,润肺止咳,兼能凉血止血。 菊花── 平肝明目力胜,又善于清热解毒。 葛? 根Radix Puerariae 源于《本经》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或甘葛藤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的根。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春秋两季采挖,切片,晒干。生用,或煨用。 野葛原植物 葛根饮 片标本 性味归经与功效 处方用名: 葛根、粉葛根、干葛根(生用,用于解表、透疹、生津。) 煨葛根(用麸皮同炒至微黄色为度,用于止泻。) 。 性味归经: 甘、辛,凉。归脾、胃经。 药性说明:葛根辛凉升散,甘凉而润,善散肌腠经俞之邪而升阳透疹,兼可生津止渴。适于外感项强、麻疹、久泻、津伤口渴等证。 功效: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应用: 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治外感表证,邪郁化热,常与柴胡、石膏等同用。治风寒表证,项背强痛,常与麻黄、桂枝等同用。 2、麻疹透发不畅。——与升麻、芍药同用。 3、热病烦渴,内热消渴。——常配芦根、天花粉或麦冬、天花粉等。 4、热泄热痢,脾虚久泻。——治湿热泻痢,可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脾虚泄泻,常配党参、白术、茯苓等。 现代应用:治疗与瘀血有关的心脑血管病。 (1)冠心病心绞痛;(2)高血压; (3)高血脂; (4)早期突发耳聋。 用法:解热透疹生津生用;止泻煨用。 用法用量 : 煎服,10~15g。 【附药】 葛花 为葛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功能善解酒毒,醒脾和胃。主要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常用量3~15g。 牛 蒡 子Fructus Arctii 源于《别录》 为菊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牛蒡 Arctium lappa L. 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浙江等地。秋季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牛蒡原植物 牛蒡药 材标本 性味归经与功效 处方用名: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 性味归经: 辛、苦,寒。归肺、胃经。 药性说明 本品辛寒疏散,透疹利咽,苦寒清解,消肿散结。本药外散风热,内解热毒,表里双解。 功效: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临床应用 1、外感风热,症见咳嗽、咯痰不爽、咽痛者佳——常配伍银花、桔梗等。 2、麻疹初起。为透疹要药。——常配伍薄荷、蝉蜕等。 3、疮痈及痄腮。——常配伍连翘、板蓝根、紫花地丁等。 【使用注意】本品具滑利之性,脾虚腹泻慎用。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炒用寒性略减。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蔓荆子 【来源】马鞭草科灌木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果实。 【性能】辛,微寒。归肝、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应用】 1、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可单用浸酒或与薄荷、菊花、防风等同用。 2、目赤肿痛,目昏多泪。——配伍菊花、蝉蜕、白蒺藜等。 此外,还可用于风湿痹痛——配防风、秦艽等。 【用量用法】3~10g。煎服或浸酒。 升? 麻Rhizoma Cimicifugae 源于《本经》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三叶升麻 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 或兴安升麻(北升麻) Cimicifuga dahurica(Turcz.) Maxim. 和升麻 Cimicifuga foetida L. 的根茎。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湖南及山西等地。夏秋两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或蜜制用。 性味归经与功效 处方用名: 升麻、川升麻(生用,用于透疹、清热解毒。) 炙升麻(用蜂蜜拌炒,用于升举阳气。) 性味归经: 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药性说明 辛麻辛凉升散,甘凉清解,其解表力弱,升阳透疹之力最强,又善解阳明热毒。适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气虚下陷、阳明热毒等证。 功效: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临床应用 1、用于风热头痛,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如何进行销售管理.pptx VIP
- 影像艺术概述1课件.ppt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有机硅公司星火科创研发中试车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VIP
- GJB 438C-2021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高清,带章).docx VIP
-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一)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建筑施工专业大纲、计划.doc VIP
- 短短芽孢杆菌JK22菌株对番茄枯萎病的抑菌作用及其小区防效.PDF VIP
- 明代文学现象研究:宗藩幕府与主流文坛的交锋.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等静压石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