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心脏起搏器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心脏起博器的功能 能替代或补充正常激发和控制心脏收缩的生理电子系统。它通过周期性发放的电脉冲刺激心脏,引起心搏,并实现生物机能控制。 永久性与临时性心脏起搏器 埋藏于体内的起搏器为埋藏式起搏器, 作为永久性心脏起搏, 用于慢性或间歇发作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放在体外的起搏器为体外起搏器,用于临时性起搏, 如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过渡或心脏骤停的抢救等等。 什么是心脏起搏器? 形象地说,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发电机再加上电线。这个发电机叫做脉冲发生器,电线就是起搏器的导线和导线顶端的电极。脉冲发生器呈扁圆形,体积非常小,大约有40?50?6毫米,重量约30克。它实际上是一个微型计算机,由高性能电池提供能量。 起搏器通常埋植在上胸部的皮下,它的导线通过静脉到达心脏,导线顶端的电极固定在心脏的内侧面心肌上。 起搏器工作时,脉冲发生器发出的电脉冲,经导线、电极传到心肌,心肌感受到电脉冲刺激产生收缩。同时,起搏器电极也将心脏的活动收集起来存入脉冲发生器内的芯片内,以便进行分析。 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监测心电、电激心脏 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人工心脏起搏(artificial cardiac pacing) :就是用低能量电脉冲暂时或长期地刺激心脏,使之发生激动,以治疗严重心动过缓,心脏起搏也可用以终止或控制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称为抗心动过速起搏。 绝大多数起搏器具有四个功能 刺激心脏使它除极 感知心脏自身电活动 对增加的新陈代谢需求作出反应, 提供频率适应性起搏 提供由起搏器存储起来的心电诊断信息 历史 历史 历史 1962年Nathan和Centher报道埋藏式VAT起搏器应用于临床,这是最初型的生理起搏器。 1965年,Lemberg、Castellanos和Berkovit5将VAT的感知功能应用于心室起搏,为心室抑制型按需起搏器(VVI)的开始。70年代程序控制器问世。 1972年11月世界上第一个用锂碘电池的起搏器植入人体获得成功。 l979年Sutton和Citron报道了VDD起搏器(心房同步心室按需起搏器)的埋藏起搏疗法。 80年代双腔起搏器及抗心动过速起搏器研制成功,这种房室顺序收缩双腔触发抑制型起搏器(DDD)是当代最先进的起搏器,它不仅能无创性程控调节,而且实现了房室均可被感知和双腔起搏。 90年代以后,性能更高的频率自适应起搏器、双心室/双心房同步三腔起搏器,以及具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组成 脉冲发生器 电极及其导线 程控器 起博器的结构 起博器的结构 起搏脉冲发生器的电子电路由控制单元、感知单元和脉冲输出单元组成。 脉冲发生器Pacemaker Generators 起博器的电极 起搏电极按安放方式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单电极、双电极、心内膜电极、心外膜电极、心肌电极和心房电极。起搏导线兼有起搏刺激和感知的功能,要求有良好的电性能。 电极及其导线Pacemaker Leads Pacemaker leads are the conduits from the generator to the myocardium. Most leads are implanted transvenously 电极导线的要求 起搏导线兼有起搏刺激和感知的功能,要求有良好的电性能。 起搏导线与体液和组织紧密接触,导线材料要求耐生物老化,抗腐蚀,与血液、组织相容性好。 早期的电极都是合金制成的结构紧密的螺圈状, 呈圆柱实心状。新型电极为铂铱、Elgiloy合金和活化碳材料制成的多孔表面电极。铂铱合金与Elgiloy合金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与耐用性, 已成功临床应用20余年, 且仍在临床应用, 其优点为电极表面积小, 极化反应低, 较低的起搏电压和电流阈值。 电极导管的绝缘层也有较大的发展。最早的绝缘外层是聚乙烯, 有较好的可用性和使用寿命, 但长时间与三尖瓣磨擦会造成绝缘层破损, 现已废弃不用。后来应用硅胶材料制作电极导管, 这种材料能长时间耐受软组织磨损, 但少数硅胶电极导管可引起局部静脉钙化, 并可累及导管自身。第三种材料是聚氨酯, 自上世纪70年代末用于起搏导管以来已被普遍采用。其优点是柔软而耐磨, 韧性好且抗拉力强。该材料制作导管直径细而且光滑, 磨擦系数小, 两条导管间不相互粘附, 具有很好的滑动性, 易于与心内膜接触, 阈值低且稳定。 程控器 Pacemaker Programmer The programming computer allows telemetric communication with the implanted pulse g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