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 业 银 行 经 营 管 理 笔 记
第一讲 导论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专门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带有规律性的原理及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
二、特殊性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货币银行学、银行制度业务学相比,更强调观念上的原理和方法,重点是研究如何从宏观上驾驭和管理好一家商业银行,更多的是供银行经营管理者学习的。
2、其要素和对象有两重性:资金业务经营和人的行为关系的管理。
3、经营管理的原则
(1)内部原则: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
(2)外部原则:“分”与“合”。
流动性:
(1)交易费用较低,损失较少;
(2)不仅是可变现资产,还包括在可承受的成本水平下筹措新债务的能力。
信用、信心、信誉的关系
寻找“三性”的最佳均衡点
“分”、“合”:金融业中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业的关系,分业与混业的关系
90年代前存在两种类型:德、法混业,间接融资发达,直接融资较少;美、日分业。
90年代以来出现了重新自由化、综合化的趋势。
我国93、94年以前是一种混业状态,95年以后确立了“分业经营”的方向(有其具体背景)
98年开始放松一些限制,逐步突破目前的分业模式。
混业,更多地通过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相互融合。
4、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创新、发展)。
5、是内部条件(a、充实的资本,b、卓著的信誉,c、先进的机具设备,d、高素质的管理者和员工队伍)和外部环境(a、良好的公共关系,b、稳定的政策环境,c、宽松的法律环境,d、优越的地理位置)综合的反映。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2、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综合反映?
第二讲 商业银行的内涵及其商业性研究
一、作为企业的共性、个性
1、内涵:主要发放周转性工商贷款,拥有垄断创造活期存款特权,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提供日益多样化、综合化金融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
(信用货币、部分准备、二元银行、三前提)
2、作为企业的共性
(1)拥有一定的自有资本;
(2)从事货币、经营活动,信用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信用中介者
(3)对存款支付利息,对贷款收取利息,对其他综合性服务收取佣金,并且实行经济核算,从利差中获得收益,同时向财政缴税。
(4)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一样,利润最大化。
3、个性
(1)高负债:一般自有资金不超过10%;
(2)经营管理的是货币信用这一特殊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一般等价物;
(3)关系面广,渗透力强,关系国计民生,其创造的信用商品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整个经济的核心;
如何理解其投入产出?如何理解其创造还是不创造“价值”?
(4)更容易冒风险,承担高风险;
(5)更加注重自身的社会形象与信誉,生存的根本;
(6)倒闭后的社会成本巨大,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稳定。
二、商业银行的国际惯例
1、组织形式:按股份制形式创立;
2、必须是独的经济法人,有权宣布改组、合并、重建甚至破产;
3、与企业之间是平等的法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
4、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是混合生长,相互渗透关系,不仅是资金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人事安排等方面;
5、商业银行都应有一定的信用等级(CAMELS评级体系 一种国际通行的商业银行主管部门评判银行运营质量的评级体系。
CAMELS这6个英文大写字母分别代表6项标准,C是资本充足率、A是资产质量、M是管理质量、E是盈利、L是流动性,S是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该体系评分由1(最好)到5(最差),如果银行综合评分在2以下,说明该银行运营质量极佳,如果大于3,就需要主管部门警惕。银行股投资者不仅可以根据CAMELS评级分数来直接了解银行质地的优劣,也可以按照这一框架来对商业银行进行具体分析。
CAMELS Rating System CAMELS评级制度 国际通用银行评级制度,银行监察机构根据六个因素评定金融机构的登记。CAMELS代表六个评级因素,包括资本充足 (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 (asset quality)、管理质素 (management quality)、盈利(earnings)、流动资金(liquidity)、对市场风险的敏感度(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
6、应实行利润分配制度,而非利润留存制度
7、应成为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对接的桥梁,条件成熟时,应发展成为跨国金融公司或集团。
三、商业银行的商业性
阶段 时间 组织形式 主要特征 早期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 独资、合资 对负债承担无限责任 近代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后至20世纪中 股份制 对负债承担有限责任 现代 20世纪中期以来 公司制 法人产权制度确立 1、考察商业银行的商业性从以下几方面
(1)参与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