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垕画鉴版本之流传及汤著作之影响.docVIP

汤垕画鉴版本之流传及汤著作之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宫博物院 院刊 2004年第6期 总第116期 64 汤 《画鉴》版本之流传及 汤 著作之影响 [美国] 周永昭 内容提要 本论文之主要目的是将被误定的元初书画鉴赏家汤 之《画鉴》的写 作年代加以更正。此书原定为至治到至顺年间(即1320或1330年代) ,经考证乃 撰于至元、大德年间(即1280及1290年间) 。此外,作者对《画鉴》之版本、流 传及内容亦作进一步之研究, 并探讨汤 写作 《画鉴》 的动机及潜在读者, 以及 《画 鉴》 对当时绘画发展及后来有关画论著作之影响。 这些疑问之厘清有助于当今美术 史家对元代绘画发展之重新认识。 关键词 汤 画鉴 画论 古今画鉴 张雨 柯九思 夏文彦 《画鉴》之撰写和流传年代 现代学者及美术史家曾提出有关汤 之生平及活动时间,大部分认定汤 活动于 1320年代或1330年代( 即元至治到至顺年间) 。 学者们这样断定是根据现存汤 《画鉴》 之少许版本中附有一篇序文( 详情如下)[ 1]。 根据笔者之研究, 这种认定是一种误解, 有 必要加以更正。笔者做这样的推定有几个原因:以笔者对汤 生平之考证,汤 生于 1250年代初中期( 南宋宝佑年间) , 卒于1320年之前( 约元延佑七年之前) , 因此, 汤 《画 鉴》之撰写年代不可能为1320或1330年代。除此之外,于《画鉴》一书中,汤 提及 几位著名杭州文人及书画收藏家,包括申屠致用[约活动于1230年代初期至1298年/ (元大德二年) ] , 郝天挺( 1247~1313年, 南宋淳 七年—元皇庆二年) , 及王芝( 约活动 于 1280及1290年间,即元至元大德年间) 。汤 与这些文人之往来也直接地证明《画 鉴》之撰写年代起于1280或1290年代后期。 [1 ] 认定汤 《画鉴》 撰于1320或1330年代之学者包括郭因、何惠鉴、石守谦、Susan Bush、Crai g Clunas、M arsha W eidner等。 65 汤 《画鉴》 版本之流传及其著作之影响 《画鉴》之读者群及流传之范围是有特定对象的,此特定对象乃为13世纪末14世 纪初期之际杭州地区的文人及书画收藏家。 例如, 汤 于 《画鉴》 中多处提到收藏家时, 仅仅以地区及姓氏代表, 如杭人崔氏或宜兴岳氏等等, 诸如此类, 不胜枚举。 这样的记 载方式也说明了 《画鉴》 的读者能以意会汤 之旨意, 故汤 不必刻意道出收藏家之名。 也因为这特定的读者群, 汤 相对地也于 《画鉴》 中省略了对许多书画收藏家之个人记 载。这也造成了《画鉴》解读之难处。 《画鉴》之版本 如同任何中国古籍一样, 《画鉴》也存在着版本流传之难题。尽管《画鉴》经过后 人删补修改, 但此书基本上是撰写于元代初期, 且其原意保留完整[ 1]。 现存之 《画鉴》 版 本有数种( 见附表一) , 笔者就其中取三个版本作为此一研究之重点。 一为涵芬楼之 《说 郛》 本( 1972年印本) , 此乃取自明代中期之版本;二为文渊阁之 《四库全书》 本( 清高宗 年间本);三为现代学者马采之 《画鉴》 注释本( 1959/1962年印) 。 原因为此三本大致保 留了汤 《画鉴》之原文的完整性,即含〈画论〉 及〈古今画鉴〉二章( 见表一)[ 2] : 《画鉴》 最早收于元末明初文人陶宗仪所编之 《说郛》 , 虽然其 《辍耕录》 亦提及 《画 鉴》 ,但内容亦疏漏不少,故不在此将其列入。仅就《说郛》本身而言,亦有版本好坏 之别[ 3]。 根据昌彼得及饶宗颐的研究结果, 笔者采用明成化十七年之 《说郛》 本[ 4]。 至于 单独章句,笔者亦参考《群芳清玩》 、 《美术丛书》及《丛书集成初编》 。 《画鉴》 最主要之疑难点为其书名及章节顺序之混淆。 根据清人周中孚(1768~1831 年) 的研究, 汤 著作之书名于清代之前已遗失, 周认为 《画鉴》 之名乃为后人所添加[ 5]。 [1 ] 余绍宋及龙游编: 《书画书录解题》 卷六,页26。 [2 ] 虽然马采注释本为最近之版本,但只参考了两版本,且未更正误处,例如,将元代画家陈琳并列 于金代画家。另外, 《中国历代画论》 虽附汤 《画鉴》 ,但未讨论其版本,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 年; 《中国历代美术典藏汇编》 ( 1997年)中亦收有汤 《画鉴》 ,但仅是 《文渊阁四库全书》 本之再 刊。故不列入此文之讨论。 [3 ] 有关研讨 《说郛》 之详情,请参考昌彼得: 《说郛考》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饶宗颐编: 《香 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善本书目》 ,香港龙门书局,1970年;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丛部》 ,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0年。 [4 ] 《说郛》 有数本手抄本及铅印本流传。明弘治十八年本是取自成化十七年本,

文档评论(0)

zywx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