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 恒星日: 23 h 56m4s 真太阳日:因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是不均匀的,故太阳日不是常量。1月初,地球在近日点,公转角速度大(每日公转61’),太阳日较长,为24h十8 s (地球自转361o0l);7月初,地球在远日点,公转角速度小(每日公转57’),太阳日较短,为24h-8 s (地球自转360o57)。 平太阳日——24h 昼夜交替的周期。 太阴日:24h50 m (二)历 法 1、历法概述 历法——根据日、月的运行规律安排年历的法则。历法是记载历史和预告未来的记录手段,随着文明时代开始就被人们所使用。 三个计量时间的单位: 年:回归年(365.2422日)——是季节变化的周期; 月:朔望月(29.5306日)——月相盈亏的周期; 日:平太阳日——昼夜交替的周期。 三者之中,日是历法的基本单位,必须保持完整,不被分割,因此,历年不同于回归年,历月不同于朔望月。 观象授时和历法起源 地象授时:“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春天布谷鸟叫,是插秧季节,秋天野菊花开放,该种秋麦等。 天象授时: 斗柄授时:根据初昏时,斗柄 三星所指方向确定季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中星授时:根据初昏时中天星宿,定春夏秋冬。 《诗经》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书经》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晷影授时:用日晷测定正午日影长度来定季节。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影最短是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日影最长是冬至。从夏至(或冬至)到次年夏至(冬至),就是一个回归年。 历法种类主要有:①太阴历:依据月相变化周期制定的历法,简称阴历或回历。这种历法,历月的日序与月相对应,但历年的月序却与季节毫不相干。在游牧民族的穆斯林国家或地区阴历仍然使用。②太阳历:依据太阳回归周期编制的历法,简称阳历或公历。这种历法,历年的月序却与季节相对应,但历月的日序与月相却相毫不相干,是国际通用历法。③阴阳历:是既依据月相周期,又协调太阳回归周期所制定的历法,又称农历、旧历或夏历,这是源远流长的由中国人独创的历法。 无论什么历法,都必须遵循一个共同的编历原则:力求在尽可能短的协调周期(编历的循环周期)内,使历年、历月的平均日数,与日、月运动周期的精确日数相等或尽量接近。 历月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力求等于回归年。但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完整的整数,能够等于朔望月的只能是平均历月,而不是每个历月,等于回归年的是平均历年,而不是每个历年。 因此,历月须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须有平年和闰年之别。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 2、阴历 (1)历月。阴历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历法之一。安排历月的天文依据——是朔望月29.5306日,因其介于29与30之间,故小月取29日,大月取30日;阴历编制的协调周期——为360个朔望月(即30个太阴年),在协调周期内应安排的大月总数为191个(360×0.5306),小月总数为169个(360-191);大小月的安排——每年月序逢单大月,逢双小月;历月的平均值为(191×30+169×29)/360=29.53055日,与朔望月周期十分接近。 (2)历年。阴历年安排月数的天文依据——是回归年与朔望月的比值12.3,取整后一个太阴年定为12个朔望月。 太阴年的精确日数=12×29.5306=354.367日。于是平年为354日,闰年为355日。在协调周期(30个太阴年)中闰年数为11个(30× 0.367),平年数为19个(30-11)。 阴历年的置闰:在30个太阴年的序号中:2,5,7,10,13,16,18,21,24,26,28为闰年,而闰年的闰日安排在12月份的最后一天(变为大月30日)。这样平年为6个小月6个大月;闰年为5个小月7个大月,因此,在协调周期中的大小月总数分别为:大月总数:11×7十19×6=191(个)小月总数:11×5+19×6=I69(个) 太阴年的平均日数;(11×355+19×354)/354.366日;与太阴年的精确日数(354.367日)只差干分之一日,颇为接近。 根据上述可知,阴历历月的日序与月相吻合较好;但月份无季节意义。历年比回归年短约11天,约17年出现一次寒暑倒置,冬夏易位,无法以此安排农事活动。? 3、阳历(1)历年。阳历即为现行公历又叫格雷果里历 1582 儒略。凯撒 公元前46 奥古斯特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