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句理解1、找出文中的疑难语句,分析理解。 2、找出你认为精彩的比喻,赏析评价。 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 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对外国诗了解越深,越能了解本国诗。 《围城》的妙喻 1、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2、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3、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标识。 《围城》的妙喻 4、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围城》的妙喻 * Z 严桥中学陈永昕教学课件 2013-2014第一学期 第 * 页 谈中国诗 钱钟书 钱钟书 (1910—1998) 现代学者,作家。 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 著作书目 散文集 : 《写在人生边上》 长篇小说:《围城》 短篇小说集 : 《人?兽?鬼》 学术著作 :《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 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心态 背景资料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注音 梵文 精髓 颦蹙 叫嚣 吞声咽理 数见不鲜 轻鸢剪掠 一蹴而就 fàn pín cù suǐ yàn yuān shuò cù xiāo 解释词义 轻鸢剪掠: 穷边涯际: 吞言咽理: 拔木转石: 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 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 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 和道理的情形。 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1、本文是篇演讲稿,面对一群金发碧眼的美国人,钱钟书先生是用什么方法来论中国诗的?为什么他要用这个方法? 比较文学 2、快速阅读课文2-8段,抓住关键句,筛选出和西方诗歌相比,中国诗所具有的特点。 1、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3、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4、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5、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1、体裁 外国:史诗——戏剧——抒情诗 中国:抒情——戏剧——无史诗 异 2、篇幅 外国:诗的篇幅愈短愈妙 中国: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长诗比起外国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 同 3、韵味 外国:听不见的音乐更美 中国:言有尽而意无穷 同 4、风格 外国: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 中国: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5、内容 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而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中国诗和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同 异 文章思路 中国诗 立场、方法:比较 特点:抒情为主 篇幅短小 富暗示性 词气安和 内容相近 中外诗歌互相影响、互相发展 “早熟”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出现得早; “早衰”指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中国诗的艺术性及其负面影响。 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1如何理解? 作者提到中国文化中的绘画和逻辑,目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说明了绘画和逻辑缺乏坚实的基础,却又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的特点,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国诗早熟又早衰的原因。 运用了类比的写法。 2如何理解? 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 3如何理解? “假如鞋子形成了脚”是说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脚也形成了鞋子”是说篇幅短小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这句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