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日月》要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猜一猜 一个蓝蓝盘,一个圆圆饼, 一个火火热,一个冰冰冷。 (打两种天体) 日、月 1.你看见日、月,你联想到什么? 2.那么,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的1941年,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看见日、月,他又想到什么? 短文两篇 (日月) 巴金 走近作者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 字芾甘 ,现当代文坛巨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赴法留学,写成处女作《灭亡》,始用“巴金”笔名,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主要作品: 中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 1936 (《雾》、《雨》、《电》合集)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短篇小说集:《复仇》《将军》《神·鬼·人》 《日》《月》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龙·虎·狗》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抗战时期的1940—1941年,当时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染。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 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与字形 旸(yáng )谷 一撮(cuō )灰 皓(hào )月 姮(héng )娥 浸(jìn )在油中 侵(qīn )入 齐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思考: 1.文中包含了几个神话传说?分别是什么? 2.作者说飞蛾扑火值得赞美,为什么? 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象征着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 相传在北方大荒中,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孙,称夸父族。在黄帝时期,有一年天下大旱,夸父族首领夸父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 夸父逐日的故事表现,比喻明知不可能却还要去做的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如何理解 1.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完成的,正值抗战的艰苦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巴金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2.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没有光和热,才会有飞蛾,夸父对光和热不畏牺牲的追求,一方面是本身的向往,另一方面是为了世界不被黑暗笼罩。 品读《月》 思考 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子”,“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2.这些月下感受与本文有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为下文写“月的光是死的光”作铺垫,为引出文章主题,而不是像以往文学家那样只是歌颂、赞美月亮。表达了作者拒绝寒冷,追求光和热的思想情感。 3.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改变月亮的冰冷,为了这个已死了的星球而奔月的,作者虽用疑问语气,但在姮娥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讨论探究 飞蛾扑火、夸父追日、姮娥奔月,这三者是否有相似之处?贯穿两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为了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只是飞蛾、夸父追求光和热,而姮娥却“妄想”改变冰冷的月球,但他们这种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都是值得赞颂的,都是作者的理想的化身。 托物言志 《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拒绝寒冷、追求光明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