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教案(岳麓版08版必修1)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教 案
24、25、27课
一条基本线索: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
三个重点: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六七十年以来西欧、日本、第三世界国、中国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使世界格局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之中,多极化趋势加强。
一、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947年------------1955年------------------1991年
一、“冷战”的含义:“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冷战兴起的背景(p110)
①二战后,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②美苏战后力量的增强,都想称霸全球,都势均力敌。
③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根本原因
P113页解析与探究(思考)
三、冷战形成的具体表现
资本主义阵营(美国) 社会主义阵营(苏联) 影响 政治 “杜鲁门主义” (1947、3)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
情报局(1947、9) 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和两极对峙的出现 经济 “马歇尔计划” (1948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 政治政策的经济运用 军事 北约(1949) 华约(1955) 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四、如何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积极:1、在半个世纪里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2、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消极:1、导致世界被人为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军事和政治集团(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3、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破坏了世界的和平(在亚洲发展成为局部热战)
五、冷战中的“热战”
1、表现: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 1954年发动越南战争
2、美苏在欧洲的“冷战”和在亚洲的“热战”对美国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
冷战:美国实现了两大目标:1、增强了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
2、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热战:朝鲜战争部分目的达到;
越南战争使美国:人力财力的消耗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军力大体赶上美国);不得不改变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
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
60、70年代--------1991年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原因 (1) 欧洲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根本原因
(2)各国只有联合才能保障自身安全与发展
2、形成经过 1951 欧洲媒钢共同体 1958 欧洲经济共同体 &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 欧洲共同体
3、举措 建立关税同盟、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 经济上,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美国调整了对欧政策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内因:①民主化改革,铲除残存的封建因素
②举国上下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③高度重视科技、教育
外因: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日本成为美后勤物资的重要供应地
②美国的扶植政策(远东反共的需要)
2、表现 ①1956-1972年间,呈现高速发展;
②6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GDP)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
③1985年,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
3、影响 ①外交上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改变为全方位外交
②世界经济领域呈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不结盟的含义 不结盟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与不同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同盟,结盟与不结盟都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兴起的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诞生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②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紧张局势使新兴国家处于弱势地位,促使不结盟运动兴起
3、标志和宗旨 ①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举行
②第一次不结盟会议确立的原则和宗旨: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兴起),改变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三、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年后------------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1、苏联解体
原因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经过
1991年,发生“ 8 · 19事件 ”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成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 历史:7.1《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教案(人民版07版必修1).doc
- 历史:7.1《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
- 历史:7.1《穆塔帕王国与“黄金国”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doc
- 历史: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历史:7.21《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新人教必修3).doc
- 历史:7.2《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doc
- 历史:7.21《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河北地区专用.doc
- 历史:7.2《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
- 历史: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 历史:第七单元《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教案(华师大版第五分册).doc
- 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历史:第三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doc
- 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复习教案(岳麓版08版必修3).doc
- 历史: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教案(旧人教版高二上).doc
- 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华师大版第五分册).doc
- 历史:第三单元《工业社会的来临》教案(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doc
- 历史:第二单元《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教案(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doc
- 历史:第九章《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教案(旧人教版高一下).doc
- 历史: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教案(华师大版第五分册).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