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要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天梦之一: 龙在九天 腾云驾雾,呼风唤雨,高居于碧霄之上,逍遥于九重天外,这是龙的形象。 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在我们祖先心中,很早就产生了向神龙那样翱翔天际的渴望。 飞天梦之二:嫦娥奔月 自读课文:了解新闻作品的内容和结构特点。 标题: 电头: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二、导语(1-3)主要说了什么? 2003年10月15日清晨,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意义重大。 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 这个导语文字精炼,描写生动感人,画面精彩真实,激情澎湃,振奋人心。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三、主体部分主要记叙哪些内容? 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刺激了不甘落伍的中国人。 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钱学森等制定了发展规划。 1960年,中国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1986年,863计划出台,对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作用。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在短短七年时间里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 1999年,神州一号发射成功。 2001年,神州二号发射成功。 2002年,神州三号、神州四号相继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课文结构 1、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时间数字,对新闻起到了什么作用? 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难忘的心情。 2、主体部分有何特别之处? 构思独特。并未叙述神州五号发射过程,而是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的回顾中。 立意很高。作者认识到“神五”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于是把目光投向历史深处,叙述了中国飞天梦的实现过程,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重大。 四、根据结语部分回答: 时间: 人物: 事件: 评论: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 2012年6月16日,神九发射成功。 飞天梦想的实现,只是一个开始,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会继续自己探索太空的航程。 人生的航程上,同样需要梦想和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拼搏。 只有具备“千淘万漉虽辛苦”的精神, 才能取得“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成功! 神六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2日9时 神六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凯旋 神州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 * 、 飞天梦之三 :敦煌的飞天壁画 航天始祖 万户 飞天梦之四:万户上天 明朝,中国有一名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上面,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不幸的是,火箭发生爆炸,万户为此献出了生命。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人们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 贾永 曹智 白瑞雪 课文学习要点  ①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  ②准确分析本文的层次结构。  ③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华社酒泉10月15日电 1----3段 4----倒数第五段 5----倒数第五段 最后四段 1、理解课文,分析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标题有两层含义:   ①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②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中国航天的探索过程。 一、标题 神舟五号升空 飞天梦终实现 1999年后神舟一号至四号 的顺利升空 20世纪80年代”863”计划 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 五十年代末开始对 人造卫星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中国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航天 金色的秋日,9时10分。 杨利伟,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飞船发色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五、通观全文,文章在结构方面 有什么特色? 圆合型结构。现实—回顾—现实 导语写完“神五”发射场景后,不是按一般写法接着写发射后的情况,而是宕开一笔,用大量的有关背景材料,对中国航天历史作了简要回顾,结语几句话收束,与导语衔接,形成圆合型结构。 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这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合作学习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