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五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VIP

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五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检测卷(一)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赍发(jī)       盘缠(chɑn) 玷辱(diàn) 胭脂(zhǐ) B.尴尬(ɡà) 口呐(nà) 髭须(zī) 朔风(shuò) C.拾掇(duo) 央浼(měi) 规矩(jù) 祈祷(qí) D.妥当(dànɡ) 憎恶(zēnɡ) 滑稽(jī) 吼啸(xiào) 答案 D 解析 A项“脂”应读zhi。B项“呐”应读nè。C项“矩”应读j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酒馔  伏侍  弛名  交头接耳 B.庇佑 撮合 戌守 唉声叹气 C.严峻 虔诚 委屈 成帮搭伙 D.绊倒 分辩 报歉 不假思索 答案 C 解析 A项弛—驰。B项戌—戍。D项报—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不知是学生的热情感染了我,或者是由于长期工作形成了习惯,我急切地要把这所学校的情况报道出去。 B.刘勰的《文心雕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既然是经典著作,都不适宜选做中学语文教材。 C.愤激而不刻露,深切而不艰涩,出经入史而无“掉书袋”之嫌,张中行先生的晚年之文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D.艺术的价值必需实现在人与人的对话过程中——虽然这种对话,未必总需要用有声语言或文字来进行。 答案 C 解析 A项应用“不知……还”。B项应用“虽然……却”。D项应用“必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B.新课标中,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C.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年轻人经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难免犯一些错误。 答案 D 解析 A项表意不明。B项“兴趣”与“发挥”搭配不当。C项“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与“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不对应。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______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因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语段紧扣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来行文,小说中涉及的人、物是要表达的重点,同时要注意前后语句表达形式的整齐性。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剑雄 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中国文化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