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我国A股IPO长期收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股票持有人长期收益的思考29506解析.docVIP

论文(设计)我国A股IPO长期收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股票持有人长期收益的思考29506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长期收益影响因素研究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摘要:本文采用1999年到2002年之间上交所上市的173只A股股票作为样本,研究其在上市后3年的长期收益。IPO购买持有收益率、与上市月数之间是递减的二次曲线关系;新股的购买持有收益率与发行价格自然对数、上市首日市盈率对数、发行数量对数等因素相关性性很强,说明这几个变量对我国公开发行新股的长期收益影响较大,是;购买持有收益率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primary data source for this article of Shanghai initial ‘A’ stock market are over Jan,1th,1999to Dec,31th,2002.the sample size is 173 firms. Do research on the three-year performance after the public offering. We find the following things: First, buy and hold returns, are the descended quadratic curve to the listed months; Second, we realize that among all the factors, logarithm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price, logarithm of the number of the issue, market adjusted initial returns and the initial returns and etl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ong-run performance of the stock holders. This factors are also the main decision of the investors. Key Words: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Buy and hold return 一、引言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股市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简称IPO)股票的长期收益,IPO收益率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IPO股票不适合长期持有在发达国家证券市场我国学者对IPO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初始收益率的研究方面,而对于IPO长期收益率的研究较少,从现有文献来看,学术界对尚有分歧。IPO长期收益本文采用1999年到2002年之间在上交所上市的173只(剔除数据不全的股票)A股股票作为样本,研究其在上市后3年的长期收益关于新股发行长期报酬的研究较早见于Stoll和Curley(1970)1],他们的研究发现205只小型新股短期内存在超额收益,但长期绩效不佳。Dawson(1987)2]分析1978 —1984 年间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IPO 公司一年期市场调整回报率,发现香港和新加坡的弱势幅度分别为 9.3%和 2.7%,然而都不具有统计显著性。Uhlir(1988)发现1977至1987年间的德国样本公司也存在新股弱势现象;Finn and Higham(1988)针对1966年到1978年之间的 93 家澳大利亚公司进行了讨论,发现以上市月末收盘价买入IPO股票并持有到第一年末的回报率相对市场指数要低6.52%,但是没有很强的统计显著性。Aggarwal和Ritter(1990)研究了美国股市1977—1987年间的1598只新股上市后的一年的股价表现。发现新股比市场整体表现要差。Loughran(1993)的研究样本进一步扩大,IPO股票表现出幅度更高的弱势现象。Jain和Kini(1994)研究了1976—1988年上市的682家美国公司,发现公司上市后虽然销售和资本支出都增加了,但以资产收益率和营业现金流衡量的经营业绩比上市前显著下降,而且这远不能用行业整体趋势变化来解释此外,POs后的业绩和原所有者的股权留存度正相关。Servaes and Rajan(1997)选择的样本是1975-1987年间上市的公司,结果显示上市五年简单回报率达到了24%,这意味着与纽约交易所指数相比弱势幅度为47%,与以规模和行业为标准选择的匹配公司相比弱势幅度为41%;而该样本最小的十分位值与纽约交易所市场回报率最小的十分位值相比要相差17个百分点。Loughran and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