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织损伤与修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纤维性修复 纤维性修复是指先由肉芽组织填补组织缺损,再转化为瘢痕组织的过程。 (一)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由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伴有各种炎症,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大体观: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似鲜嫩的肉芽。 由丰富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组成 肉芽组织 1 .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2 .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凝块、血 栓及异物。 3 .填补创伤的缺口。 (二)肉芽组织作用: (三)?? 瘢痕组织形成 : 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瘢痕组织形成 形态特点 大体: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硬韧缺乏弹性 镜下:大量平行/交错分布胶原纤维束呈均质红染状,纤维细胞少 瘢痕组织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影响 ★ 瘢痕收缩 瘢痕性粘连 瘢痕组织增生过度 瘢痕组织增生过度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不规则的扩延,称为瘢痕疙瘩(keloid)。 维持组织器官的完整性 保持组织器官的坚固性 不利影响 ★ 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是指 组织遭受创伤进行再生修复的过程。 一期愈合:组织破坏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创口对合严密,无异物的创口。 皮肤和软组织的创伤愈合 二期愈合:组织创伤大,坏死组织较多,创缘不 整,无法整齐对合,伴有感染的创口。 骨折愈合 骨折(bone fracture)分为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其愈合过程为: 1 .血肿形成:骨折处大量出血---形成血肿---血肿凝固--- 粘合骨折断端。 2 .纤维性骨痂形成:肉芽组织取代血肿---机化---形成纤 维性骨痂—连接断端。 3 .骨性骨痂形成:纤维性骨痂—骨样组织—钙盐沉着— 骨性骨痂形成。 4 .骨痂改建:骨性骨痂—改建成板层骨—骨折愈合。 创伤愈合的影响因素 (一)全身因素: 1.年龄:青少年机体组织再生力强,愈合快,老年人反之。 2.营养:与蛋白质关系极大,还与维生素C、微量元素锌、 钙、磷等有关。 3.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影响伤口愈合,全身性疾病(如糖 尿病、免疫、缺陷病)影响伤口愈合。 (二)局部因素: 1 . 局部血液循环:良好促使愈合,不良影响愈合。 2 . 感染与异物:影响伤口愈合,引起组织坏死,延缓愈合。 3. 神经支配:神经受损,使支配区组织再生能力降低。 4. 电离辐射 肾凝固性梗死(镜下) 干 酪样坏死 (caseous necrosis) 定义:结核病时,因坏死灶内含脂质多而呈黄色,质细腻,似干酪,故称干酪样坏死。 镜下:组织细胞坏死更彻底,呈红染、细颗粒状、无结构。 肺门淋巴结结核 干酪样坏死 干酪样坏死 图示红染颗粒状无结构物质 纤维蛋白样坏死 (fibrinoid nerosis) 镜下观:坏死组织呈细丝、颗粒状或块状无结构 的物质,呈强嗜酸性,状如纤维蛋白。 部位:结缔组织和血管壁。 见于:急进性高血压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 液化性坏死(liguefaction necrosis) (1)??特点:坏死组织因水解酶的分解而成液态。 部位:常发生于蛋白质较少,磷脂和水分多(如脑)或蛋白酶多的组织。 液化性坏死-脑软化 脑组织坏死,镜下呈空网状结构,是由于脑组织含磷脂多,而蛋白质少,使坏死组织液化溶解 坏 疽(gangrene) (1)??特征:组织坏死后继发有腐败菌感染。 类型: ①干性坏疽:多发于四肢未端,病灶干燥、 皱缩、黑色、分界清楚。 坏死区干燥皱缩,呈黑色,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②?湿性坏疽:好发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肠、肺、子宫等),病灶组织肿胀恶臭,呈黑绿或污黑色,分界不清。 ?? ? ③ 气性坏疽:主要见于深达肌肉的严重开放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