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病毒及其检测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证据表明,在出现进行性运动失调症状PrPC缺失小鼠中,发现脑部严重萎缩,蒲肯野细胞异常,因PrPC缺失可能引起蒲肯野细胞过度兴奋而导致小鼠死亡。 PrPC缺陷鼠还表现出对外源性铜和过氧化氢等应激诱导剂应答方面的改变。 在细胞水平,PrPC缺陷鼠的神经元在培养时存活能力下降,且对铜和阿拉伯糖胞苷(AraC)等所导致的氧化损伤和毒性的敏感性增加; 星形胶质细胞在摄取谷氨酸方面有异常; 小胶质细胞对兴奋物质的反应性下降;在突触形成中有结构改变。 由此可见,PrPC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神经系统功能的维持。 6 核酸代谢 Gabus等根据小鼠中瘟痒病的感染过程会因鼠自血病病毒(MuLV)的复制而加速,以及人类PrP功能上类似于NCp7,可辅助反转录酶合成前病毒DNA等现象,提出PrP可能参与了体内核酸代谢过程。 四、朊病毒的致病机理 致病机理 电泳活性染色法 阮病毒学说 “yeast prions”学说 1 阮病毒学说 PrPC是一种膜蛋白,其C端含有23个氨基酸组糖基磷酸肌醇(GPI)锚受体结合位点,因此可通过糖基肌醇磷酸脂(glycoirmitol phosphohptds)联在膜上,定位于细胞膜的穴样内陷类结构域(CLDs),在神经元,当膜浆膜上的PrPC变成为PrPSC后,PrPSC脱落并聚集在神经元的溶酶体。当达到数量,就可使神经元细胞破裂,形成神经组织的空泡化,并使星型胶质细胞增生, 2 “yeast prions”学说 3 蛋白的氧化反应学说 杨池明提出了疯牛病蛋白长寿命自由基即为疯牛病中的亚病毒的理论设想,他认为真正的疯牛病蛋白亚病毒可能是由蛋白的氧化反应所形成的疯牛病蛋白自由基。 应用此理论能够解释疯牛病的一些病理现象。 五、朊病毒的检测 接种 传递 组织 印记法 酶联 免疫 吸附法 毛细 管凝 胶电泳 朊病毒的检测 取组织标本 10倍连续稀释 研 磨 10个稀释浓度 分别接种小鼠 直到死亡 或盲传几代 出现症状 杀死, 取脑组织检查 死亡 不出现症状 观察 饲养24h 未死亡 正常饲养 补接 1 动物的接种传递实验 * 朊病毒及其检测 小组成员: 石勇军 费 鹏 闫 凯 王培培 严 姗 辛儒岱 关亚飞 崔金红 CONTENTS 一、前言 二、PrPC与PrPSC 三、PrPC的功能 四、朊病毒的致病机理 五、朊病毒的检测 六、问题与展望 一、前言 1 引言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 -form encephalopathy, TSE)是一类致死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哺乳动物中常见疯牛病、羊瘙痒症、猫海绵状脑病以及传染性水貂脑软化病等;在人身上则发现了库鲁病、致死性家族失眠症、克-雅氏病以及格斯特曼综合症等。患病的人和动物,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细胞会发生进行性空泡化, 星形胶质细胞不断增生, 造成灰质变薄而白质相对明显,最后变成海绵状态。 (左)病羊神经组织的海绵状损伤。(右)病人大脑组织切片,海绵状病变及周围的沉淀斑 2 朊病毒的发现 200多年前 英国的牧人就注意到羊的一种致死性疾病。 20世纪初 M. fadyian 提出该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 1936年 Cuille 等发现瘙痒因子有传染性,用滤膜过滤后仍具有传染性,而提出该因子是一种病毒。 1966年 Gajdusek 证实了CJD 的传染性,并根Scrapie 、Kuru、CJD3种疾病的共同特征提出了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 这一概念。 1882 美国生物化学家Prusiner证明并提出羊瘙痒病的病原体是一种不含核酸和脂类的疏水性糖蛋白,称为蛋白质侵染因子(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简称prion)。 3 朊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 4 朊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 疾病 症状 脑组织变化 可传染性貂脑病(TME) 羊瘙痒症 患病羊倾向蹭掉他们的毛,其他症状诸如:行走困难、行动丧失协调性。 初期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日渐消瘦和衰弱,皮毛变粗,且随着疾病的发展,动物将静进性变得兴奋;严重时快速转圈,禁不住咬尾和紧闭下巴;临死前变得嗜睡。 牛海绵状脑病(BSE) 多数病牛行为反常、烦躁不安、对声音和触摸过敏,两耳对称活动困难,心搏缓慢,呼吸缓慢,体重下降,极度消瘦。 病牛脑灰质部分形成海绵状空泡,脑干灰质两侧呈对称病变,神经纤维网有卵形和球形空洞,神经细胞肿胀层气球状。 尸检可见脱水和消瘦,脑皮质和皮质下广泛的海绵状变性并伴有神经胶质星状细胞增生。 慢性消瘦病(CWD) 慢性消瘦,体重减轻;大多数表现为逐渐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