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陈独秀《敬告青年》 一、政治:反专制斗争 二、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三、文化:新文化运动 1. 背景 2. 内容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因为民主共和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和君主专制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全然相反,一个是重在平等精神,一个是重在尊卑阶级,万万不能调和的。若是一面要行共和政治,一面又要保存君主时代的旧思想,那是万万不成。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1917年 民主思想 + 民主制度 = 民主社会 专制思想 + 民主制度 = 专制社会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 ——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陈独秀勉励青年应有什么样的精神? (求真理) 理性 实证 科学 + = 研究自然: 研究社会: 思想解放 科学 = 科学精神与思维 + 科学知识 我们的物质生活上需要科学,自不待言,就是精神生活离开科学也很危险。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1920年 科学知识 经济发展 政治专制、礼教禁锢自然经济、闭关锁国百姓愚昧迷信 民主 科学 体制的变革 用资产阶级思想彻底改造旧中国体制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青年杂志》1卷5号 ) “打倒孔家店” 态度:全盘否定 陈独秀对儒家传统道德的态度是什么? “三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 “四得(德)”: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打骂要忍得。 子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伤逝》 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我之节烈观》 灵魂的变革 打倒专制之魂 资产阶级新道德 个性自由 人权平等 封建旧道德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揭露吃人礼教 用资产阶级思 想取代中国人头脑中的儒家思想,砸碎思想枷锁,追求思想解放 信息传播载体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内容 资产阶级新文学 形式:白话、标点。 内容:有物、新鲜、通俗 封建旧文学 形式:古文、无标点、艰涩内容:空洞、陈腐、雕琢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形式 使资产阶级思想更好地通过传媒散播出去,用新信息取代旧信息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道德 革新 文学 革新 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1919年,胡适与李大钊爆发“问题与主义之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分道扬镳。 新文化运动 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李大钊走俄国十月革命之路 五四运动 中共诞生 胡适等坚持资本主义道路 反对社会主义革命 走资产阶级改良之路 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前期 后期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创立: 继承: 重创: 主导: 冲击与挑战: 复兴: 批判继承: 近代不同政治势力利用: 丧失主导地位: 中华文化代表之一: 近代中国不同阶级对救国道路的探索 农民阶级: 满清统治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F.“师夷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校企业产学研合作协议范本.doc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百师联盟高二年级上册10月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协议范本).docx VIP
- 蟋蟀的住宅-课堂演示课件.ppt VIP
- 《环境化学导论》课件.ppt VIP
- 商务统计学第八章习题chap08-TIF-BSAFC5.pdf
- A级景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清单.docx VIP
- 南方GPS静态测量及数据处理(实例).pdf VIP
- 新22J07 室外工程-标准图集.docx VIP
- DB32/T 3545.7-2024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管理 第7部分:血液透析用水卫生检测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