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契约华工的苦难 契约华工制是西方殖民者掠夺中国廉价劳动力、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榨取高额利润的产物,是充满血腥压迫和剥削的一种肮脏制度,是西方列强侵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恩格斯确切地称之为“中国隐蔽的苦力奴隶制”契约华工制产生于17世纪西方殖民者东来后对中国劳力的掠夺。首先在荷属东印度地区兴起,以后在英属马来亚地区得到发展,鸦片战争后则形成高潮。契约华工以东南亚地区的人数最多,时间也最长。 三、契约华工的苦难 (一)契约华工的概念 “契约华工”,指的是我国失业破产的劳动人民,被“招募”到国外做工,从事体力劳动,与外国资本家或华人工头订立契约,契约规定应募地点、工作工种、年限、工资数额以及垫船费伙食费等。这种契约实际上就是一纸卖身契,签约后的华工就丧失了人身自由,沦为资本家手中变相的奴隶。 这种被拐卖到西方殖民主义者所属的殖民地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华工,在英美文献里,被称为“苦力”,是专指被拐卖到西欧和美国从事类似奴隶劳动的华工,这种人在我国文献中俗称为“猪崽(仔)”。 三、契约华工的苦难 (一)契约华工的概念 据史学界老前辈著名学者陈翰笙教授估计,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二百年内,从我国被贩运到南北美洲、东南亚、大洋州、欧洲和非洲各地的猪仔总数不少于六、七百万人。其中从1881—1930年这五十年间,经由新加坡转运到其他地方的猪仔就约有五百万人之多。 三、契约华工的苦难 (一)契约华工的概念 契约工是一个笼统的总的称呼,其中按人身的不自由程度,又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契约华工 他们与雇主(招募者)之间立有契约合同依据。他们无选择职业的自由,必须依照契约合同规定在某种植园或其他企业内做工完成规定的年限;在招募时,由招募者付给身价出卖的钱(一般为三十银元),并由招募者预垫船费和伙食费,由以后的每月工资中扣还;劳动时受监工的监视,经常受到打骂体罚等非人的待遇 三、契约华工的苦难 (2)猪仔 它是契约华工中地位最低的一种形式,鸦片战争后的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猪仔制成为契约华工中的主要形式。猪仔其身份地位是: 第一,从其来源来说,是被骗或被绑架、劫掠来的沿海港口设有拘留集中“猪仔”的场所,称为“猪仔”馆。 第二,在运输途中,如同装运猪豕牲口一样,被关闭在船仓底,“一入番舶,如载豚豕”,谓之“卖猪仔”; 第三,到国外后,受尽主人各种虐待、摧残,人身完全丧失自由,与奴隶无异。 三、契约华工的苦难 (3)赊单工(也称赊欠单工) 它出现在十九世纪的中期。赊单工的特点是,其出国做工的旅运费不是自筹,而是由资本家预付的。到达目的地后,必须与雇主资本家订立契约,其由资本家赊付的旅运费,必须在工资中按月扣还,不仅还本,还要付利息。这种本利剥削比一般高利贷还要苛刻。赊单工在选择职业和工作地点方面,比“猪仔”稍自由一些,但也仅仅是相对而言,至少不过是半自由而已。 (二)契约华工的出现和分布 2、契约华工的分布、工种 契约华工通过各殖民者的招雇,被贩运到世界各地,其分布地区非常之广,几乎遍及世界五大洲。 华工被运到南洋英荷的殖民地,在邦加、勿里洞开锡矿,在苏门答腊种烟草,在马来亚种橡胶、在婆罗洲开田辟荒; 华工被运到南美洲各殖民地,在古巴种甘蔗、在秘鲁挖鸟粪,在巴拿马开运河、在巴西种菜、在墨西哥种棉花; 华工在美国和加拿大修铁路,淘金砂、开矿伐木; 华工在俄国开采阿穆尔金矿,修筑海参威港口,兴建西伯利亚铁路; 华工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开挖金矿、种菜种烟; 华工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南非、毛里求斯、夏威夷各岛,都有大量华工从事各种繁重劳动。 总之,华工作为廉价劳动力而被贩运到了世界各地。 他们在挣脱了契约期的束缚后,往往在当地经营餐馆、洗衣店、瓜果摊贩,或佣工、建筑工等低贱职工,艰难地生存下来,繁衍后代,浪迹天涯的海外华工就是这样形成的。 3、契约华工的数量 契约华工出国的高潮阶段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告结束。在这一期间,我国至少有七百万契约华工到了世界各地,南洋各殖民地的契约华工最多、最集中。 3、契约华工的数量 据不完全统计,从1881—1930年到达海峡殖民地(新加坡和马来亚部分地区)的华人共约八百三十万人,契约华工占了近六百万名。 到美洲等地的华工,运往秘鲁、古巴、智利、檀香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