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人教版必修3)教材.ppt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人教版必修3)教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深圳富士康集团是台湾最大民营制造商鸿海集团1998年投资兴建,拥有40万职工,是从事电脑、通信、消费电子等产业的高新科技代工企业。“连跳事件”后,2010年6月1日,富士康将深圳厂区员工基本工资从900元加到1 200元,6月6日再次公布从10月1日起,对通过三个月考核的员工最低工资调高到2 000元。然而,自7月起,富士康火速启动了搬迁内地的计划,将把深圳厂区的大部分搬迁到内地的河北廊坊、河南、山西等地。 为什么深圳富士康集团将把深圳厂区的大部分搬迁到内地的河北廊坊、河南、山西等地?企业的搬迁对迁入地和迁出地带来哪些影响?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但现实中,产业转移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产业转移的规律 (1)产业转移就地域来看:是由国内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上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 (2)就产业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再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典例1】(2011·酒泉高二检测)读某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产业最有可能是( ) A.汽车制造业 B.服装设计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电子装配业 (2)影响阶段Ⅳ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地价和工资 B.交通和市场 C.矿产和政策 D.环境和技术 【思路点拨】从图中可见此类产业的转移是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由此推断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上述四个选项中,电子装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此类产业从珠江三角洲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的主要因素是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上涨,失去了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再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紧张,地价上涨。 答案:(1)D (2)A 【借题发挥】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发生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纺织等传统工业向日本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充分发挥本国拥有丰富的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低工资的优势,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并 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期,利用日元及亚洲四小龙货币升值,许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转移出去的大好时机,我国积极吸收这种生产能力的转移,参与国际竞争。我国沿海地区逐步形成了世界水平的加工贸易基地。90年代后期,随着中西部开发、开放及东部沿海地区很多产业已完成升级,中西部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有着不同的影响,以国际产业转移为例具体分析如下: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