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 份 年人均收入低于 2007 1067元 2008 1067元 2009 1196元 2010 1274元 2011 2300元 该标准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热量的最低营养需求为基准,再根据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结构来进行测定。后来此标准随物价调整。 国家扶贫财政支出 年份 财政支出 (亿元) 增幅% 2001 127.5 2010 222.68 74.65 2011 270 21.25 扶贫 1.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3.4%。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1年11月29日 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人口为17764.8705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人口为1188.31709万人。 (2)城镇化和灵活就业形式的挑战 (3)中国劳动力总量过剩的矛盾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存在 家电下乡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惠农强农,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 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统筹国内外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 都是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既是实现惠农强农目标的需要,也是拉动消费带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财政补贴家电下乡政策,是对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补贴。 确保补贴资金及时拨付给农民。 1、以往对农民的补贴主要侧重于生产,而家电下乡是对消费环节的补贴,只有农民购买了家电才给补,直接拉动消费。 2、家电下乡利用财政政策杠杆,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完善售后服务,同时引导经销商健全农村家电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了财政政策与生产、贸易政策的结合,利民、利企、利国,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这是这项政策的创新所在。 2012年实行木制家具下乡 关联产业发展 *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程: 第一阶段(1986-1993)是为国企改革配套服务,原体系在延续,新机制在生长; 第二阶段(1993-1997)将社保明确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五大支柱之一,新旧政策并存但此消彼长,改革有明显的效率取向; 第三阶段(1998以来)则将社保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加以建设,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成为重中之重。参7-2 两个确保、三条社会保障线.doc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现五方面: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 1.社会保险 (1)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面的不断扩大 养老保险管理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 参7-3我国2000—2010年城镇、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情况表.docx * (2)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了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的医疗保险机制 强化了医疗保险管理服务 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3)失业保险 为了配合劳动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建立了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内容的“三条保障线”制度。 1999年国家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的参保范围、缴费、享受条件、支付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 2.社会救济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灾害救助 (3)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4)农村社会救助 (5)财政扶贫支出 2000年的865元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提升了47%。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降幅达72%;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