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3.8.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权”与“税”的考量——土地制度的演变 二、“本”与“末”的角力——重农抑商 三、“弛”与“禁”的纠结——从开放到闭关 ;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中有这么一个情节:一位96岁的老人去世时给在城里的二孙子留下了一个记在录音机中的遗嘱:“咱们都是农民,农民的命根子是地。为了地,土改出了人命,文化革命也出了人命。如今为了修房子,也闹得不痛快,俺看,还是地少的过。俺死了以后不要埋,不要占地,要像城里人一样火葬。”;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阅读“土地制度的演变”的内容,思考: 1、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2、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如何确立的? 3、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问题? 对此,统治者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你认为这些 措施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吗?为什么?;一、土地制度的演变;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 井田制兴盛和瓦解的原因; 1.确立:; 材料一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出现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是什么?;两段材料对商业的看法有何不同? 你认为晁错主张“抑商”的依据是什么?;二、重农抑商;合作探究二: 为什么要实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本末之思;;课堂感悟;经济政策——本末之思; 归 纳 整 合;评价:; 材料一: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中国古代史》;三、“海禁”政策;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清世祖实录》卷102;三.“海禁”和“闭关锁国”; ◆明朝: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清朝: 1.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2.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 海。 3.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开放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由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三.“海禁”和“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国家 政策;探究: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