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检测分析.docVIP

22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检测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检测分析

22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检测分析 作者:周祝安 陈建民 作者单位:322100 浙江省东阳市皮肤病医院  本院自2005年2月份以来对门诊室22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用酶免疫分析法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体外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7例均为本院皮肤科2005年3至12月门诊患者,其中男101例,女126例;年龄4~74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3个月~2年,曾进行抗炎、抗过敏等治疗,但疗效不佳。   1.2 过敏原体外定性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ASI公司生产的IVT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检测系统由一只反应管组成,反应管中含有一系列表面包被有单一过敏原或过敏原混合物的塑料段(反应段),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IgE抗体就可以与它们分别形成免疫复合物而沉淀下来,然后,在反应管中加入抗IgE尿素酶结合液,随后加入底物/指示剂,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就出现可见的由黄到紫的颜色变化。   1.3 判断标准   在加入底物/指示剂30min后观察结果,如含有来源于一种或多种过敏原产生的特异性IgE抗体的血清,会在相应反应部分出现特异性的紫色,即可判定为阳性结果,如与其两边隔离带颜色一样的黄色,判定为阴性结果。   2 结果   2.1 227例患者血清过敏原IgE阳性的有197例,阳性率为86.8%,其中对1种过敏原阳性反应的为55例(27.9%),对2种过敏原阳性反应的有62例(31.5%),2种以上阳性的有30例(15.2%)。食入组阳性为67例,阳性率为34.0%,其中鱼阳性反应率为32.4%;蟹、虾为28.4%;大豆、花生为20.3%;蛋白、蛋黄为16.2%;牛奶为9.5%;猪肉、牛肉、羊肉为8.1%。吸入组阳性为135例,阳性率为68.5%,其中蟑螂、蚊子为30.4%;猫毛、狗毛皮屑为25.2%;屋尘阳性反应率为23.7%;尘螨、粉螨为22.2%;普通豚草、蒿属植物为19.3%;点青霉、交链孢霉、黑根霉为16.3%;白桦、桉树、榆树、桑树、梧桐为16.3%。由此可见,吸入组阳性率高于食入组。   3 讨论 据有关资料表明,75%以上的慢性荨麻疹是特异性的[1]。由于各个地区地理环境、气候、饮食结构等差异引起的疾病不尽相同。本实验227例检测结果显示,本地区最常见的过敏原是鱼、虾、蟹、大豆、花生、蟑螂、蚊子,猫、狗毛皮屑、屋尘等,可能是本地区引起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过敏原。吸入组过敏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食入组,提示本地区环境状况可能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实验检测了22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为86.8%,对2种及2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的比例高于1种过敏原,结果与朱威等报道相一致[2],表明用这种方法可在大部分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明确的过敏原,而同一患者血清对多种过敏原产生阳性反应可能与患者是过敏体质或者患者正处于高敏状态有关。 传统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主要为皮试,该方法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同时会受到皮肤条件、用药与否和操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IVT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是一种体外的酶免疫分析方法,可以独立检测各种常见的过敏反应,检测系统可由于选择的过敏原不同而组合成多种形式,避免了逐个单项测试所带来了盲目性和对患者带来的费用负担[3]。 被检测者中,21~40岁阳性率最高,应与中青年人生活习惯、活动范围广泛、饮食习惯多样性等有关。通过对本地区的过敏原检测,一方面对患者治疗有指导作用,根据过敏原的检测结果进行特异性的脱敏治疗,效果良好;另一方面对其他未进行检测的患者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指导本地区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预防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晋升网()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 乔秉善.变态反应实验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30~132.   2 朱威,赵威,赵琛,等.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93~94.   3 李大宁.吸入性过敏原筛选试验在荨麻疹病因筛选中的应用.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26:235~237.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